词曰:
道德三皇五帝,功名夏后商周;
英雄五霸闹春秋,顷刻兴亡过手!
青史几行名姓,北郊无数荒丘;
前人田地后人收,说甚龙争虎斗。
话说周朝,自武王伐纣,即天子位,成康继之,那都是守成令主。
又有周公、召公、毕公、史佚等一班贤臣辅政,真个文修武偃,物阜民安。
自武王八传至于夷王,觐礼不明,诸侯渐渐强大。
到九传厉王,暴虐无道,为国人所杀。
此乃千百年民变之始,又亏周召二公同心协力,立太子靖为王,是为宣王。
那一朝天子,却又英明有道,任用贤臣方叔、召虎、尹吉甫、申伯、仲山甫等,复修文、武、成、康之政,周室赫然中兴。
有诗为证:
夷厉相仍政不纲,任贤图治赖宣王。
共和若没中兴主,周历安能八百长!
却说宣王虽说勤政,也到不得武王丹书受戒,户牖置铭;虽说中兴,也到不得成康时教化大行,重译献雉。
至三十九年,姜戎抗命,宣王御驾亲征,败绩于千亩,车徒大损,思为再举之计,又恐军数不充,亲自料民于太原。
――那太原,即今固原州,正是邻近戎狄之地。
料民者,将本地户口,按籍查阅,观其人数之多少,车马粟刍之饶乏,好做准备,征调出征。
――太宰仲山甫进谏不听。
后人有诗云:
犬彘何须辱剑铭?隋珠弹雀总堪伤!
皇威亵尽无能报,在自将民料一场。
再说宣王在太原料民回来,离镐京不远,催趱车辇,连夜进城。
忽见市上小儿数十为群,拍手作歌,其声如一。
宣王乃停辇而听之。
歌曰:
月将升,日将没;糜弧箕胞,几亡周国。
宣王甚恶其语。
使御者传令,尽掏众小儿来问,群儿当时惊散,止拿得长幼二人,跪于辇下。
宣王问曰:"
此语何人所造?"
幼儿战惧不言;那年长的答曰:"
非出吾等所造。
三日前,有红衣小儿,到于市中,教吾等念此四句,不知何故,一时传遍,满京城小儿不约而同,不止一处为然也。
"
宣王问曰:"
如今红衣小儿何在?"
答曰:"
自教歌之后,不知去向。
"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