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说平王东迁,车驾至于洛阳,见市井稠密,宫阙壮丽,与镐京无异,心中大喜。
京都既定,四方诸侯,莫不进表称贺,贡献方物。
惟有荆国不到,平王议欲征之。
群臣谏曰:"
蛮荆久在化外,宣王始讨而服之。
每年止贡育茅一车,以供祭把缩酒之用,不责他物,所以示羁糜之意。
今迁都方始,人心未定,倘玉师远讨,未卜顺逆。
且宜包容,使彼怀德而来。
如或始终不梭,俟兵力既足,讨之未晚。
"
自此甫征之议遂息。
秦襄公告辞回国。
平王曰:"
今歧丰之地,半被犬戎侵据,卿若能驱逐犬戎,此地尽以赐卿,少酬扈从之劳。
永作西藩,岂不美哉?"
秦襄公槽首受命而归。
即整顿戎马,为灭戎之计。
不及三年,杀得犬戎七零八落,其大将丰丁满也速等,俱死于战阵,戎主远遁西荒。
岐丰一片,尽为秦有,辟地千里,遂成大国。
髯翁有诗云:
文武当年发迹乡,如何轻弃畀秦邦?
岐丰形胜如依旧,安得秦强号始皇!
却说秦乃帝颛顼之裔。
其后人名皋陶,自唐尧时为士师官。
皋陶子伯翳,佐大禹治水,烈山焚泽,驱逐猛兽,以功赐姓曰赢,为舜主畜牧之事。
伯翳生二子:若木,大廉。
若木封国于徐,夏商以来,世为诸侯。
至纣王时,大廉之后,有蜚廉者,善走,日行五百里;其子恶来有绝力,能手裂虎豹之皮。
父子俱以材勇,为纣幸臣;相助为虐。
武王克商,诛蜚廉并及恶来。
蜚廉少子曰季胜,其曾孙名造父,以善御得幸于周穆王,封于赵,为晋赵氏之祖。
其后有非子者,居犬邱,善于养马,周孝王用之,命畜马于沂渭二水之间,马大著息。
孝王大喜,以秦地封非子为附庸之君,使续赢把,号为赢秦。
传六世至襄公,以勤王功封秦怕,又得歧丰之地,势益强大,定都于雍,始与诸侯通聘。
襄公毙,子文公立,时平王十五年也。
一日,文公梦邵邑之野,有黄蛇自天而降,止于山贩。
头如车轮,下属于地,共尾连天。
俄顷化为小儿,谓文公曰:"
我上帝之子也。
帝命汝为白帝,以主西方之把。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