却说鲁庄公得鲍叔牙之书,即召施伯计议曰:"
向不听子言,以致兵败。
今杀纠与存纠孰利?"
施伯曰:"
小白初立,即能用人,败我兵于乾时,此非子纠之比也。
况齐兵压境,不如杀纠,与之讲和。
"
时公子纠与管夷吾召忽俱在生窦,鲁庄公使公子惬将兵袭之,杀公于纠,执召忽管仲至鲁。
将纳槛车,召忽仰天大恸曰:"
为子死孝,为臣死忠,分也!
忽将从子纠于地下,安能受桎桔之辱?"
遂以头触殿柱而死。
管夷吾曰:"
自古人君,有死臣必有生臣。
吾且生入齐国,为子纠白冤。
"
便束身人槛车之中。
施伯私谓鲁庄公曰:"
臣观管子之容,似有内援,必将不死。
此人天下奇才,若不死,必大用于齐,必霸天下。
鲁自此奉奔走矣。
君不如请于齐而生之。
管子生,则必德我。
德我而为我用,齐不足虑也。
"
庄公曰:"
齐君之仇,而我留之;虽杀纠,怒未解也。
"
施伯曰:"
君以为不可用,不如杀之,以其尸授齐。
"
庄公曰:"
善。
"
公孙隰朋闻鲁将杀管夷吾,疾趋鲁庭,来见庄公曰:"
夷吾射寡君中钩,寡君恨之切骨,欲亲加刃,以快其志。
若以尸还,犹不杀也。
"
庄公信其言,遂囚夷吾,并函封子纠召忽之首,交付隅朋。
隰朋称谢而行。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