叔宝换了新衣,来到后堂,重新见礼,秦夫人喜笑颜开。
罗公看叔宝人材出众,相貌魁梧,暗暗喝采,便叫:"
贤侄,老夫想你令尊,为国忘身,归天太早,贤侄那时尚幼,可惜这两根金装锏,不知落于何人之手?谅你秦家锏法,不复传于后世了。
"
叔宝道:"
不敢瞒姑爹,当初父亲赴难时节,就将金装锏托付母亲,潜身避难,以存秦氏一脉。
后来侄儿长成,赖有老仆秦安,教这家传锏法。
侄儿不才,略知一二。
"
罗公喜道:"
贤侄,如今这锏可曾带来?"
叔宝道:"
侄儿在皂角林被祸,潞州知府认侄儿为响马,这锏当做凶器;还有马匹箱子铺盖,认作盗赃,入了官了。
"
罗公道:"
这不要紧,你将各项物件,并银子多少,开一细帐,待我修书,差官去见蔡知府,不怕他不差人送来。
"
叔宝道:"
若得姑爹如此用心,侄儿不胜感激。
今有解侄儿的两个解差,尚未回去,明日就着他带书,去见本府,岂非两便?"
罗公道:"
说得有理。
"
他们饮至更深方散。
罗公即吩咐家人,收拾书房,请秦大爷安睡。
叔宝来到书房,在灯下修书一封,致谢单雄信。
又开一纸细帐,方才去睡。
到次日起来,进内堂请姑爹姑母安。
罗公就写信一封,命叔宝出堂,着解差回潞州,见本府投下,叔宝奉命出帅府,竟到尉迟南家来。
恰好金甲、童环正欲起身,一见叔宝来,与张公瑾众人上前恭喜。
叔宝道:"
金、童二兄,欲回贵府,弟有书信一封,烦带二贤庄交雄信兄。
另有细帐一纸,家姑夫手书一缄,烦兄送与太爷。
"
言讫,在袖中取出十两银子,说道:"
碎银几两,送与二兄路中买茶。
"
金甲、童环推辞不得,连书信收了,就起身作别,众豪杰相送,叔宝送到城外,珍重而别。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