师,一日唤门人法海、志诚、法达、神会、智常、智通、志彻、志道、法珍、法如等,曰:汝等不同余人,吾灭度后,各为一方师。
吾今教汝说法,不失本宗。
先须举三科法门,动用三十六对,出没即离两边,说一切法,莫离自性。
忽有人问汝法,出语尽双,皆取对法,来去相因。
究竟二法尽除,更无去处。
三科法门者,阴界入也。
阴是五阴:色受想行识是也。
入是十二入,外六尘:色声香味触法;内六门:眼耳鼻舌身意是也。
界是十八界:六尘、六门、六识是也。
自性能含万法,名含藏识。
若起思量,即是转识。
生六识,出六门,见六尘,如是一十八界,皆从自性起用。
自性若邪,起十八邪;自性若正,走十八正。
若恶用即众生用,善用即佛用。
用由何等,由自性有对法,外境无情五对:天与地对,日与月对,明与暗对,阴与阳对,水与火对,此是五对也。
法相语言十二对:语与法对,有与无对,有色与无色对,有相与无相对,有漏与无漏对,色与空对,动与静对,清与浊对,凡与圣对,僧与俗对,老与少对,大与小对,此是十二对也。
自性起用十九对:长与短对,邪与正对,痴与慧对,愚与智对,乱与定对,慈与毒对,戒与非对,直与曲对,实与虚对,险与平对,烦恼与菩提对,常与无常对,悲与害对,喜与嗔对,舍与悭对,进与退对,生与灭对,法身与色身对,化身与报身对,此是十九对也。
师言:此三十六对法,若解用,即道贯一切经法,出入即离两边。
自性动用,共人言语,外于相离相,内于空离空。
若全著相,即长邪见。
若全离空,即长无明。
执空之人有谤经,直言不用文字。
既云不用文字,人亦不合语言。
只此语言,便是文字之相。
又云直道不立文字,即此不立两字,亦是文字。
见人所说,便即谤他言著文字。
汝等须知,自迷犹可,又谤佛经。
不要谤经。
罪障无数。
若著相于外,而作法求真,或广立道场,说有无之过患,如是之人,累劫不可见性。
但听依法修行,又莫百物不思,而于道性窒碍。
若听说不修,令人反生邪念。
但依法修行,无住相法施。
汝等若悟,依此说,依此用,依此行,依此作,即不失本宗。
若有人问汝义,问有,将无对;问无,将有对;问凡,以圣对;问圣,以凡对。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