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云:携酒上新亭,满目江山易画屏,赚得英雄头似雪,为功名虎啸龙吟。
一枕梦魂惊,日落西山,哪有个谁弱谁强,俱罢手打入渔樵闲话中。
诗曰:陈公访道欲云游,家室无因苦相求。
孝感动天三日内,梅花重放满枝头。
话说杏元小姐拜伏于地,祝告道:"
皇天后土,本园花神,可怜梅年伯遭冤被害,母子飘零,如若梅公子有发展、聚会之日,求上天三日内,将梅花复开二度;若是梅门不能复兴,我爹爹要扮着道装,云游四海了。
"
小姐拜毕,站起身来,望着喜童说道:"
若梅花侥幸复开,你可速速报来,不可有误。
"
喜童答应:"
晓得。
"
小姐移步进内去了不提。
再言喜童四下看了一看,见没人走上亭来,他就在那香案面前,双膝跪下,两泪交流,低声痛哭道:"
苍天呀,我梅璧这等命薄,多亏陈年伯收留在此,又见梅花,思忆爹爹,陈年伯设位祭奠,尽被风雨将花打落。
因此,陈年伯见物怜人,说我爹爹连一枝请香消受不起,又道我梅氏后人,不能上进,因此出家修行,看破红尘,云游四海。
我想,陈年伯倘若是出外云游,我梅良玉岂能在于此地?必无是理。
但求老天爷发一好生之念,将梅花再放数枝。
一则显应成全,以免陈门离散,二则显应我那爹爹之忠义灵魂。
老天若能佑我梅良玉稍有寸进,得睹天颜,定然报仇雪恨。
"
拜毕起来,收了香案。
回到书房,心中想道:"
母亲当日着我投奔岳父,躲避灾难,岂知那岳父乃禽兽之辈,不念亲戚。
多蒙喜童替代名姓,服毒于狱而死,岂知我又遭此颠沛。
幸遇陈年伯收留在此,正应古言亲不如友。
又不知母亲曾到母舅所在否?又不知母舅原任否?或者升迁,也未可知。
其中之事,实在难料,我内心如同油煎一般。
但孩儿事情,母亲岂能知道?就是母亲的事,为孩儿怎知周详?这不孝之罪,万难补报。
关山阻隔,音信杳然。
皆因误国的奸贼,害我父丧黄泉,使我母子东西。
"
心中思想,泪如涌泉,悲哭不止。
又想道:"
我那岳父见喜童死在监中,他却不知真假,只认作是我,他一定把女儿另许配他人无疑矣!
且自由他。
我见杏元小姐,倒是个贤淑之女。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