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回 落雁崖烈女殉节 众鞑靼剑吓佳人-《二度梅全传》

第二十回 落雁崖烈女殉节 众鞑靼剑吓佳人(第1页)

词云:一段姻缘百折磨,岂能容易便谐和。

好花究竟开偏少,明月都应暗处多。

奸恶反能常贵显,忠良越自受风魔。

人情大抵皆如是,天道容之是奈何。

诗曰:古来烈女最堪怜,又见陈公淑女贤。

万丈深潭殉死节,总之不愧孝经篇。

话说杏元小姐来到黑水河边,向着众女子道:"

列位姊姊,这些衣物,乃是中华之物,带去也没用,不若丢在此河吧!

"

众女子道:"

我们都用不着。

"

大家把那些各色的衣服,你一件,我一件,往河中丢去,好似蝴蝶一般,飘飘荡荡。

杏元小姐见各色的衣服,心酸流泪,因口占一绝句道:"

中原服色向中流,哀告河神仔细收,欲将薄命赴流水,身近荣华意不休。

"

吟罢,放声大哭。

众女子俱各呜咽起来,大家徘徊一回,方才进营。

那些番女、士卒见此情形,因自说道:"

这些痴女子不爱惜东西的。

"

不讲番女们谈论,又便是次日起行,也非一日,只见又有一座高山,山顶上隐隐有个庙宇。

杏元小姐问道:"

前面山上庙宇是何神像在内!

"

小卒禀道:"

前面乃是汉昭君娘娘的庙宇。

"

杏元小姐道:"

这就差了。

昔日汉昭君乃汉王差来和番,她因思忆汉王,故尔殉节,投河而死,尸向上流。

此乃是你国的对头,因何反立庙宇?"

那士卒把舌头一伸道:"

请娘娘噤声,不是当耍的,这昭君娘娘大有威灵,最灵应的呢!

她因忠魂不散,在我国显圣数次。

我主见她如此感应,又怜她忠节,故此立庙在此。

土人屡求必应,娘娘还能梦兆显灵。

如是,此地太平,皆是娘娘之赐也!

"


(第1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