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间唐生,好戏侮。
土人至今能道之,所谓唐啸子者是也。
有塾师好讲无鬼,尝曰:“阮瞻遇鬼,安有是事,僧徒妄造蜚语耳。”
唐夜洒土其窗,而呜呜击其户。
塾师骇问为谁,则曰:“我二气之良能也。”
塾师大怖,蒙首股栗,使二弟子守达旦。
次日委顿不起。
朋友来问,但呻吟曰:“有鬼。”
既而知唐所为,莫不拊掌。
然自是魅大作,抛掷瓦石,摇撼户牖,无虚夕。
初尚以为唐再来,细察之,乃真魅。
不胜其嬲,竟弃馆而去。
盖震惧之后,益以惭恧,其气已馁,狐乘其馁而中之也。
妖由人兴,此之谓乎。
轻薄少年天津某孝廉,与数友郊外踏青,皆少年轻薄。
见柳阴中少妇骑驴过,欺其无伴,邀众逐其后,嫚语调谑。
少妇殊不答,鞭驴疾行。
有两三人先追及,少妇忽下驴软语,意似相悦。
俄某与三四人追及,审视,正其妻也。
但妻不解骑,是日亦无由至郊外。
且疑且怒,近前诃之。
妻嬉笑如故。
某愤气潮涌,奋掌欲掴其面。
妻忽飞跨驴背,别换一形,以鞭指某数曰:“见他人之妇,则狎亵百端;见是己妇,则恚恨如是。
尔读圣贤书,一恕字尚不能解,何以挂名桂籍耶?”
数讫径行。
某色如死灰,僵立道左,殆不能去。
竟不知是何魅也。
媚鬼逃遁德州田白岩曰:有额都统者,在滇黔间山行,见道士按一丽女于石,欲剖其心。
女哀呼乞救。
额急挥骑驰及,遽格道士手。
女噭然一声,化火光飞去。
道士顿足曰:“公败吾事!
此魅已媚杀百余人,故捕诛之以除害。
但取精已多,岁久通灵,斩其首则神遁去,故必剖其心乃死。
公今纵之,又贻患无穷矣。
释一猛虎之命,放置深山,不知泽麋林鹿,劘其牙者几许命也!”
匣其匕首,恨恨渡溪去。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