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哈!
古人说得好,道是:“狡兔死,走狗烹;飞鸟尽,良弓藏。”
这几句话,可不是春秋时伍子胥说的么?他说这几句话,都是有点子缘故的。
因为他由楚逃难,走到吴国。
当时吴公子姬光,要用他的本事谋取君位,就了不得的敬重他。
果然伍子胥替姬光取了吴王之位,又辅佐他破楚伐越,成了大功。
附近各小国,又来归命,吴国遂强盛不过,霸于诸侯。
不想后来吴王贪图美人重赂,许越王勾践成盟。
伍子胥知道勾践之志不小,将来必为吴国之祸,故此向吴王苦谏成仇。
吴王竞惑于太宰伯嚭之言,把伍于胥来杀害了。
他临死时,就说这几句话:见得要捕狡兔,必用走狗;要射飞鸟,必用良弓。
若没了狡兔飞鸟时,这走狗及良弓,就用不着的。
犹之国家有事,就要用能臣,及国家偶然没事,那些枭雄之主,就怀了个妒忌之心,差不多要把那能臣驱的驱,杀的杀了。
你看刘邦、朱元璋,岂不是个雄才大略之君么?你道他后来待那些开国功臣究竟怎的呢?在刘、朱两主,是本国之人,尚且如此,何况伍于胥所仕的,是异族之君么?说书的人,不过引这一件故事,做个引子,不是与看官讲东周列国的故事。
今不再说古事,且说今事给诸君听听。
因今日仍有一个人,颇像伍子胥的。
那人的出身立业虽不及伍子胥的英雄,但讲到“兔死狗烹,鸟尽弓藏”
八个字,亦有些相类。
你道那人是谁?却是人人知得的,就是我们中国里头,河南省内项城县一个故家子,姓袁名世凯,别号慰亭。
他父亲唤做袁甲三,本是清国一个中兴功臣。
因咸丰初年,西北一带有张洛行、苗沛霖起义,聚众数十万,攻城拔地,甚为声势,当时的人,号他做捻党。
袁甲三却辅佐清朝,去攻剿他,做到钦差大臣的地位,驻扎宿州地方,左攻右战,立下多少功劳。
故此清廷要把名器荣耀于他。
及到他殁时,连他的子孙也有恩典荫赠。
那袁甲三本有子数人,世凯就是他的第四个儿子。
至于世敦、世濂、世辅、世彤,统统是袁世凯的兄弟行辈了。
且说袁世凯自咸丰九年出世后不久,袁甲三也亡过。
清廷下了一道谕旨,荫恤他的子孙。
故袁世凯亦于及岁时,到京引见。
清廷念他是个功臣之裔,又因袁世凯早已捐了道员,就交军机处存记,好像遇缺即放一般。
那袁世凯为人是机警不过的,自念:“先人在清国做了大官,有许多功劳,料然有许多同僚,都是自己世交的,正要寻一条门径,拜谒一两个有位有势的大员,凭他扶助,才易出身,这时才不负自己志气。”
猛然想起:“正任直督北洋大臣爵相李鸿章,也是与自己先父同事的,那李鸿章是最有权势的人。
若见他,得他赏识,不怕一官一差谋不到手里。”
想罢,便直出天津。
因直督一缺,一年中有半年驻于保定,就有半年驻在天津。
恰那时直督正在天津驻扎。
故袁世凯一程到了天津地方。
先寻了住处。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