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回舞大刀秋侨演武 拜花烛耿宪成亲-《禅真后史》

第八回舞大刀秋侨演武 拜花烛耿宪成亲(第2页)

若得些小生计,颇能餬口,则中心无愧,虽贫何害?”

瞿天民道:“世乱人荒,商贾亦非良计。

若图近便货殖,兄非市井之流。

弟有一计可以膳身,不知尊意允否?”

刘浣道:“仁兄赐教,何所不从!”

瞿天民道:“大儿七岁,次子五龄,正欲延师就学,欲屈贤弟俯就,便与令郎同馆。

馆谷凉薄,亦能供给数口,权处以图后计。”

刘浣道:“若得如此,兄之情尽,弟之心安,方免坐食之惭耳!”

瞿天民择日送二子读书,长名瞿瑴,次名瞿璇,刘浣之子名仁轨,三子同窗肄业,刘浣尽心训诲不题。

且说濮氏与儿子耿宪商议道:“刘官人为瞿宅西宾,坐食有名。

你与瞿师长不过是师徒情分,合家男女叨扰数月,彼虽不言,我实含愧,怎生寻一个长久赡身的计策?”

耿宪道:“别无措置,只有百十余处空地,发脱与人,住基上造几间屋舍,暂且栖身,多余银两作资本,寻取生理,庶几可以度日。”

濮氏依允,请瞿天民面议此事。

瞿天民道:“令郎主意不差,这事尽可行得,我学生还有一好机会,为令郎区画,此事若成,令郎终身受用,安人老景从容,有无穷之利益也。”

濮氏询问道:“是何美事,得如此利益?”

瞿天民道:“事未成,不敢先露其机,倘得成美,则空地可仍然起屋,以取花息;设或机缘不就,再用令郎之议。”

濮氏母子口虽感谢,心下尚怀疑惑。

瞿天民别了濮氏,回书室中写就书柬,打点礼物,唤瞿助往河南见秋官人,吩咐道如此如此。

瞿助领了家主之命,即刻动身,一路无话。

已至蔡州城内,径到秋家门首。

瞿助举目看时,秋家屋宇焕然一新,不似旧时模样,进得门时,恰值秋侨在厅上舞大刀玩耍。

瞿助上前声喏,秋侨见了,一天欢喜,忙问:“你家相公好么?你为甚事来此?”

瞿助道:“家主托官人福庇,幸得粗安。

家主朝暮诵官人恩惠,念念不忘。

今有些须薄礼奉上,外有书一封,并乞收录。”

秋侨接了书礼,令瞿助耳房酒饭。

拆书看时,书云:

不接丰度,忽已多时。

倾注之私,恒切悬悬。

缅思雅谊,未审图报可龟千何日也。

恭惟台下居贞养浩、嘉遁自肥、日膺遐为慰。

曩门拜别,承谕择婿之托。

适有小徒耿宪,青年秀峙,抱负不凡,伟态琼姿,足称佳婿。

仆荐冰言,俯成姻娅。

倘蒙不弃,乞赐星期。

谨此叩陈,仰祈丙鉴。

至幸。

某拜。


(第2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