谨于此题事,故遂成烦黩。
伏愿圣慈照录诚慊。
梁武帝又答书又省别疏云"
故当宜微以著赏,此既胜事,风训非嫌"
云云,然非所习,聊试略言。
夫运笔邪则无芒角,执手宽则书缓弱。
点掣短则法拥肿,点掣长则法离澌。
画促则字势横,画疏则字形慢。
拘则乏势,放又少则。
纯骨无媚,纯肉无力。
少墨浮涩,多墨苯钝,比并皆然。
任意所之,自然之理也。
若抑扬得所,趋舍无违,值笔廉断,触势峰郁,扬波折节,中规合矩,分间下注,浓纤有方,肥瘦相和,骨力相称,婉婉暧暧,视之不足,棱棱凛凛,常有生气,适眼合心,便为甲科。
众家可识,亦当复繇串耳;六文可工,亦当复繇习耳。
一闻能持,一见能记,且古且今,不无其人。
大抵为论,终归是习。
程邈所以能变书体,为之旧也;张芝所以能善书,工学之积也。
既旧既积,方可以肆其谈。
吾少来乃至不尝画甲子,无论于篇纸。
老而言之,亦复何谓。
正足见嗤于当今,贻笑于后代。
遂有独冠之言,览之背热,隐真于是乎累真矣。
此直一艺之工,非吾所谓胜事;此道心之尘,非吾所谓无欲也。
陶隐居又启二卷中有杂迹,谨疏注如别,恐未允愚衷。
并窃所摹者,亦以上呈。
近十余日,情虑悚悸,无宁涉事,遂至淹替,不宜复待。
填毕,余条并非用,惟叔夜、威辇二篇是经书体式,追以单郭为恨。
伏按卷上第数甚为不少,前旨惟有四卷。
此书似是宋元嘉中撰集,当繇自后多致散失。
逸少有名之迹,不过数首,《黄庭》、《劝进》、《像赞》、《洛神》,此等不审犹得存不?
第二十三卷,(今见有十二条在别纸。
)按此卷是右军书者惟有八条。
前《乐毅论》书乃极劲利,而非甚用意,故颇有坏字。
《太师箴》、《大雅吟》,用意甚至,而更成小拘束,乃是书扇题屏风好体。
其余五片,无的可称。
"
臣涛言"
一纸、(此书乃不恶,而非右军父子,不识谁人迹,又似是摹。
(第2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