却说狄公在郡庙祷告已毕,坐在蒲团上,闭目凝神,满想朦胧睡去,得了梦验,便可为死者伸冤,哪知日来为毕顺之事,过于烦恼,加了开棺揭验,周氏吵闹,汪仇氏呼冤,许多事件,团结在心中,以致心神不定。
此时在蒲团上面,坐了好一会功夫,虽想安心合眼,无奈不想这件事来,就是那一件触动,胡思乱想,直至二鼓时分,依然未曾闭眼。
狄公自己着急说道:"
我今日原为宿庙而来,到了此刻,尚未睡去,何时得神灵指示。
"
自己无奈,只得站起身来,走到下首,但见洪亮早经熟睡,也不去惊动于他,一人在殿上,闲步了几趟,转眼见神桌上摆着一本书相似。
狄公道:"
常言观书引睡魔,我此时正睡不着,何不将它消遣?或者看了困倦起来,也未可知。
"
想着走到面前,取来一看,谁知并不是书卷,乃是郡庙内一本求签的签本。
狄公暗喜道:"
我不能安睡,深恐没有应验,现在既有签本在此,何不先求一签,然后再为细看。
若能神明有感,借此指示,岂不更好。
"
随即将签本在神案上复行供好,剔去蜡花,添了香火,自己在蒲团上,拜了几拜,又祷告了一回,伸手在上面,取了签筒,嗦落嗦落,摇了几下,里面早穿出一条竹签。
狄公赶着起身,将签条拾起一看,上面写着五字,乃是第二十四签。
随即来至案前,将签本取过,挨次翻去,到了本签部位,写着"
中平"
二字,按下有古人名,却是骊姬。
狄公暗想道:此人乃春秋时人,晋献公为他所惑,将太子申生杀死,后来国破家亡,晋文公出奔,受了许多苦难,想来这人,也要算个淫恶的妇人。
复又望下面看去,只见有四句道:
不见司展有牝鸡,为何晋主宠骊姬。
妇人心术由来险,床第私情不足题。
狄公看毕,心下犹疑不绝,说道:"
这四句,大概与毕顺案情相仿,但以骊姬比于周氏虽是暗合,无奈只说出起案的原因,却未破案的情节叙出。
毕顺与她本是夫妇,自然有床第私情了。
至于头一句,不见司晨有牝鸡,他想前日私访到她家中之时,她就恶言厉声,骂个不了,不但骂我,而且骂她婆婆,这明明是牝鸡司晨了。
第二句,说是毕顺不应娶她为妻。
若第三句,只是不要讲的,她将亲夫害死,心术岂不危毒。
签句虽然暗合,但是不能破案,如何是好?自己在烛光之下,又细看得两回,竟想不出别的解说来,只得将签本放下。
听见外面已转二鼓,就此一来,已觉得自己困倦,转身来至上首床上,安心安意,和衣睡下。
约有顿饭时刻,朦胧之间,见一个白发老者,走至面前向他喊到:"
贵人日来辛苦了,此间寂寞,何不至茶坊品茗,听那来往的新闻?"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