却说张柬之见李多祚所言,也是同一心病,趁机说道:"
将军可谓富贵双全。
但不知今日富贵,是谁所致?"
多祚听了此言,不禁起身流泪道:"
老夫南征北讨,受先皇知遇之恩,以致荐居厥职。
今日之富贵,先皇所赐也。
"
柬之道:"
将军既受先皇之赐,今日先皇之子为二竖所危,何以不报先皇之德?"
多祥到了此时,正是伤心不已,乃道:"
老夫久有此心,只因未得其便。
大人乃朝廷宰相,社稷良臣,苟利国家,惟命是德。
"
柬之见他此言出于至诚、也就流泪道:"
此时请将军正为此事,刻下武后抱病,将军能率部下斩关而入,将张昌宗诛绝,然后请武后养病于上阳宫,则唐室江山岂不仍归李姓?"
多祚当时哭拜于地道:"
宰相之言真国家之福,老夫何敢不从。
"
当时议定,柬之又命袁恕已等人出来,彼此相见,议论了一番。
多祚道:"
老夫依计而行,设若外有奸人闻风起乱,那时何能兼顾?必得再有一人,以靖外乱,方可万全。
"
柬之想了一会,起身道:"
此人已得之矣。
下官在荆州之时,与长史杨元琰泛舟江中,偶谈国事,慨然有匡复之志。
自张某入相,引为羽林卫右将军,与将军朝夕相见。
其人赤心报国,具有肝胆,何不此时去邀来,共议此事。
"
李多祚忙道:"
此人实可与谋,设非宰相言及,几乎忘却。
老夫此时便去。
"
说罢起身,来至杨元琰府内。
元琰见是多祚前来,随即出见。
看他面有泪痕,忙问道:"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