序言-《晚清双记》

序言(第2页)

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,只见明莹,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;只见精微,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。”

以今天的眼光来看,俞先生的这段评论仍不失高士所论。

《老残游记》作者刘鹗,近代小说家。

江苏丹徒(今镇江市)人,出身官僚家庭,但不喜科场文字。

他承袭家学,致力于数学、医学、水利学等实际学问,并纵览百家,喜欢收集书画碑帖、金石甲骨。

其《铁云藏龟》一书,最早将甲骨卜辞公之于世。

早年科场不利,曾行医和经商。

《老残游记》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。

全书共20回,光绪二十九年(1903)发表于《绣像小说》半月刊上,到13回因故中止,后重载于《天津日日新闻》。

原署鸿都百炼生著。

作者在小说的白叙里说:“棋局已残,吾人将老,欲不哭泣也得乎?”

小说是作者对“棋局已残”

的封建末世及人民深重的苦难遭遇的哭泣。

作家以如椽之笔描写了晚清社会的腐败,着重揭露了那些所谓“清官”

的罪恶和“好官”

的昏庸,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政治的统治支柱,可谓切中要害。

《老残游记》出版后好评如潮。

胡适先生说:《老残游记》最擅长的是描写的技术,无论写人写景,作者都不肯用套语滥调,总想熔铸新词,着实地的描写。

在这一点上,这部书可算是前无古人了。

浮生六记浮生若梦,为欢几何?清人沈复的这本自传体小品文,以夫妇生活为主线,描述了作者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,以及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。

《浮生六记》全文共分为六卷,包括《闺房记乐》、《闲情记趣》《坎坷记愁》、《浪游记快》、《中山记历》、《养生记道》。

作品笔触真纯率真,独抒性灵,不拘格套,富有创造性。


(第2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