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一-《晚清双记》

卷一(第3页)

意也。

檐前老树一株,浓阴覆窗,人画俱绿。

隔岸游人往来不绝。

此吾父稼夫公垂帘宴客处也。

禀命吾母,携芸消夏于此。

因暑罢绣,终日伴余课书论古,品月评花而已。

芸不善饮,强之可三杯,教以射覆为令。

自以为人间之乐,无过于此矣。

一日,芸问曰:“各种古文,宗何为是?”

余曰:“《国策》、《南华》取其灵快,匡衡、刘向取其雅健,史迁、班固取其博大,昌黎取其浑,柳州取其峭,庐陵取其宕,三苏取其辩,他若贾、董策对,庾、徐骈体,陆贽奏议,取资者不能尽举,在人之慧心领会耳。”

芸曰:“古文全在识高气雄,女子学之恐难入彀,唯诗之一道,妾稍有领悟耳。”

余曰:“唐以诗取士,而诗之宗匠必推李、杜,卿爱宗何人?”

芸发议曰:“杜诗锤炼精纯,李诗潇洒落拓。

与其学杜之森严,不如学李之活泼。”

余曰:“工部为诗家之大成,学者多宗之,卿独取李,何也?”

芸曰:“格律谨严,词旨老当,诚杜所独擅。

但李诗宛如姑射仙子,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,令人可爱。

非杜亚于李,不过妾之私心宗杜心浅,爱李心深。”

余笑曰:“初不料陈淑珍乃李青莲知己。”

芸笑曰:“妾尚有启蒙师白乐天先生,时感于怀,未尝稍释。”

余曰:“何谓也?”

芸曰:“彼非作《琵琶行》者耶?”

余笑曰:“异哉!

李太白是知己,白乐天是启蒙师,余适字三白,为卿婿,卿与‘白’字何其有缘耶?”

芸笑曰:“白字有缘,将来恐白字连篇耳(吴音呼别字为白字)。”

相与大笑。

余曰:“卿既知诗,亦当知赋之弃取。”

芸曰:“《楚辞》为赋之祖,妾学浅费解。

就汉、晋人中调高语炼,似觉相如为最。”

余戏曰:“当日文君之从长卿,或不在琴而在此乎?”

复相与大笑而罢。

余性爽直,落拓不羁;芸若腐儒,迂拘多礼。

偶为披衣整袖,必连声道“得罪”

;或递巾授扇,必起身来接。

余始厌之,曰:“卿欲以礼缚我耶?《语》曰:‘礼多必诈’。”

芸两颊发赤,曰:“恭而有礼,何反言诈?”

余曰:“恭敬在心,不在虚文。”


(第3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