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
则夫顺道而触者,为不幸矣。
立岩墙之下,为坏所压;蹈圻岸之上,为崩所坠,轻遇无端,故为不幸。
鲁城门久朽欲顿,孔子过之,趋而疾行。
左右曰:"
久矣。
"
孔子曰:"
恶其久也。
"
孔子戒慎已甚,如过遭坏,可谓不幸也。
故孔子曰:"
君子有不幸而无有幸,小人有幸而无不幸。
"
又曰:"
君子处易以俟命,小人行险以徼幸。
"
佞幸之徒,闳孺、籍孺之辈,无德薄才,以色称媚,不宜爱而受宠,不当亲而得附,非道理之宜。
故太史公为之作传,邪人反道而受恩宠,与此同科,故合其名谓之《佞幸》。
无德受恩,无过遇祸,同一实也。
俱禀元气,或独为人,或为禽兽。
并为人,或贵或贱,或贫或富。
富或累金,贫或乞食;贵至封侯,贱至奴仆。
非天禀施有左右也,人物受性有厚薄也。
俱行道德,祸福不钧;并为仁义,利害不同。
晋文修文德,徐偃行仁义,文公以赏赐,偃王以破灭。
鲁人为父报仇,安行不走,追者舍之;牛缺为盗所夺,和意不恐,盗还杀之。
(第2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