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二命义篇第六-《论衡》

卷二命义篇第六(第2页)

在天"

在天如何?天有百官,有众星。

天施气而众星布精,天所施气,众星之气在其中矣。

人禀气而生,含气而长,得贵则贵,得贱则贱;贵或秩有高下,富或资有多少,皆星位尊卑小大之所授也。

故天有百官,天有众星,地有万民,五帝、三王之精。

天有王梁、造父,人亦有之,禀受其气,故巧於御。

传曰:"

说命有三,一曰正命,二曰随命,三曰遭命。

"

正命,谓本禀之自得吉也。

性然骨善,故不假操行以求福而吉自至,故曰正命。

随命者,戳力操行而吉福至,纵情施欲而凶祸到,故曰随命。

遭命者,行善得恶,非所冀望,逢遭於外而得凶祸,故曰遭命。

凡人受命,在父母施气之时,已得吉凶矣。

夫性与命异,或性善而命凶,或性恶而命吉。

操行善恶者,性也;祸福吉凶者,命也。

或行善而得祸,是性善而命凶;或行恶而得福,是性恶而命吉也。

性自有善恶,命自有吉凶。

使命吉之人,虽不行善,未必无福;凶命之人,虽勉操行,未必无祸。

孟子曰:"

求之有道,得之有命。

"

性善乃能求之,命善乃能得之。

性善命凶,求之不能得也。

行恶者祸随而至。

而盗跖、庄乔横行天下,聚党数千,攻夺人物,断斩人身,无道甚矣,宜遇其祸,乃以寿终。

夫如是,随命之说,安所验乎?遭命者,行善於内,遭凶於外也。

若颜渊、伯牛之徒,如何遭凶?颜渊、伯牛,行善者也,当得随命,福佑随至,何故遭凶?颜渊困於学,以才自杀;伯牛空居而遭恶疾。

及屈平、伍员之徒,尽忠辅上,竭王臣之节,而楚放其身,吴烹其尸。

行善当得随命之福,乃触遭命之祸,何哉?言随命则无遭命,言遭命则无随命,儒者三命之说,竟何所定?且命在初生,骨表著见。

今言随操行而至,此命在末,不在本也。

则富贵贫贱皆在初禀之时,不在长大之後,随操行而至也。

正命者,至百而死;随命者,五十而死。

遭命者,初禀气时遭凶恶也,谓妊娠之时遭得恶也,或遭雷雨之变,长大夭死。

此谓三命。

亦有三性:有正,有随,有遭。

正者,禀五常之性也;随者,随父母之性;遭者,遭得恶物象之故也。


(第2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