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见秦-《韩非子》

初见秦(第1页)

臣闻:“不知而言,不智;知而不言,不忠。”

为人臣不忠,当死;言而不当,亦当死。

虽然,臣愿悉言所闻,唯大王裁其罪。

臣闻:天下阴燕阳魏,连荆固齐,收韩而成从,将西面以与秦强为难。

臣窃笑之。

世有三亡,而天下得之,其此之谓乎!

臣闻之曰:“以乱攻治者亡,以邪攻正者亡。”

今天下之府库不盈,囷仓空虚,悉其士民,张军数十百万,其顿首戴羽为将军断死于前不至千人,皆以言死。

白刃在前,斧锧在后,而却走不能死也,非其士民不能死也,上不能故也。

言赏则不与,言罚则不行,赏罚不信,故士民不死也。

今秦出号令而行赏罚,有功无功相事也。

出其父母怀衽之中,生未尝见寇耳。

闻战,顿足徒裼,犯白刃,蹈炉炭,断死于前者皆是也。

夫断死与断生者不同,而民为之者,是贵奋死也。

夫一人奋死可以对十,十可以对百,百可以对千,千可以对万,万可以克天下矣。

今秦地折长补短,方数千里,名师数十百万。

秦之号令赏罚,地形利害,天下莫若也。

以此与天下,天下不足兼而有也。

是故秦战未尝不克,攻未尝不取,所当未尝不破,开地数千里,此其大功也。

然而兵甲顿,士民病,蓄积索,田畴荒,囷仓虚,四邻诸侯不服,霸王之名不成。

此无异故,其谋臣皆不尽其忠也。

臣敢言之:往者齐南破荆,东破宋,西服秦,北破燕,中使韩、魏,土地广而兵强,战克攻取,诏令天下。

齐之清济浊河,足以为限;长城巨防,足以为塞。

齐,五战之国也,一战不克而无齐。

由此观之,夫战者,万乘之存亡也。

且闻之曰:“削迹无遗根,无与祸邻,祸乃不存。”

秦与荆人战,大破荆,袭郢,取洞庭、五湖、江南,荆王君臣亡走,东服于陈。

当此时也,随荆以兵,则荆可举;荆可举,则民足贪也,地足利也,东以弱齐、燕,中以凌三晋。

然则是一举而霸王之名可成也,四邻诸侯可朝也,而谋臣不为,引军而退,复与荆人为和。

令荆人得收亡国,聚散民,立社稷主,置宗庙,令率天下西面以与秦为难。

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一矣。

天下又比周而军华下,大王以诏破之,兵至梁郭下。

围梁数旬,则梁可拔;拔梁,则魏可举;举魏,则荆、赵之意绝;荆、赵之意绝,则赵危;赵危而荆狐疑;东以弱齐、燕,中以凌三晋。

然则是一举而霸王之名可成也,四邻诸侯可朝也,而谋臣不为,引军而退,复与魏氏为和。

令魏氏反收亡国,聚散民,立社稷主,置宗庙,令率天下西面以与秦为难。


(第1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