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者,万物之始,是非之纪也。
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,治纪以知善败之端。
故虚静以待令,令名自命也,令事自定也。
虚则知实之情,静则知动者正。
有言者自为名,有事者自为形,形名参同,君乃无事焉,归之其情。
故曰:“臣无见其所欲,君见其所欲,臣自将雕琢;臣无见其意,君见其意,臣将自表异。”
故曰:“去好去恶,臣乃见素;去愚去智,臣乃自备。”
故有智而不以虑,使万物知其处;有贤而不以行,观臣下之所因;有勇而不以怒,使群臣尽其武。
是故去智而有明,去贤而有功,去勇而有强。
群臣守职,百官有常,因能而使之,是谓习常。
故曰:“寂乎其无位而处,谬乎莫得其所。”
明君无为于上,群臣竦惧乎下。
明君之道,使智者尽其虑,而君因以断事,故君不穷于智;贤者勑其材,君因而任之,故君不穷于能;有功则君有其贤,有过则臣任其罪,故君不穷于名。
是故不贤而为贤者师,不智而为上智者正。
臣有其劳,君有其成功,此之谓贤主之经也。
道在不可见,用在不可知;虚静无事,以暗见疵。
见而不见,闻而不闻,知而不知。
知其言以往,勿变勿更,以参合阅焉。
官有一人,勿令通言,则万物皆尽。
函掩其迹,匿其端,下不能原;去其智,绝其能,下不能意。
保吾所以往而稽同之,谨执其柄而固握之。
绝其望,破其意,毋使人欲之。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