尝言人贫智短,卢南村当时有家事时,虽则悭吝,也还要些体面。
到今贫窘,渐渐做出穷相形状,连媳妇只管嫌他吃死饭起来。
且又识见浅薄,夫妻商议道:"
儿子虽则举人,死人庇护活人不得。
媳妇年纪尚小,又无所出,守寡在此,终须不了。
闻得古来公主也有改嫁,命妇也有失节,何况举人妻子。
不如把他转嫁,在我得些财礼,又省了一个吃死饭的。
媳妇又有所归,完了终身,强似在此孤单独自,熬清守淡,岂非一举两得。
且此荒歉之时,好端端夫妇,还有拆散转嫁,各自逃命。
寡妇晚嫁,是正经道理,料道也没人笑得。
"
骆妈妈道:"
此正是救荒之计。
但媳妇平昔虽则孝顺,看他性子,原有些执拗,这件事不知他心里若何。
如今且莫说起,悄悄教媒人寻了对头。
那时一手交钱,一手交货,送他转身,那时省了好些口舌。
"
卢南村连声道是,暗地与媒婆说知。
那些媒婆中,平昔也有曾见过李妙惠的,晓得才貌贤德兼备,即日就说一个富家来成这亲事。
你道这富家是何等样人?此人姓谢名启,江西临川人。
祖父世代扬州中盐,家私巨富,性子豪爽。
年纪才三十有余。
好饮喜色,四处访觅佳丽。
后房上等姬妾三四十人,美婢六七十人,其他中等之婢百有余人。
临川住宅,屋宇广大,拟于王侯。
扬州又寻一所大房作寓。
盐艘几百余号,不时带领姬妾,驾着臣舰,往来二地,是一个大挥霍的巨商,会帮衬的富翁。
今番闻得李妙惠又美又贤,多才多艺,愿致白金百两,彩币十端,娶以为妾。
卢南村听说肯出许多东西,喜出望外。
与骆妈妈商议了几句言语,去对李妙惠说道:"
娘子,你自到我家,多感你孝顺贤惠,不致把我夫妻怠慢。
我儿子中了举人,只指望再中个进士,大家兴头。
那里说起,中又不中,连性命也不得归家。
我两个老狗骨头命穷,自不消说起。
却连累你小小年纪,一般受苦,心中甚不过意。
因此商量,不如趁这青春年少,转嫁一人,生男育女,成家立业,岂不强似在此熬清受淡。
恰好有个盐商,愿来结亲。
今与娘子说明,明日便送礼来,后日过门。
(第2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