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回 莽朱瑾手刃徐知训 病徐温计焚吴越军-《五代史演义》

第十二回 莽朱瑾手刃徐知训 病徐温计焚吴越军(第1页)

却说梁将贺瑰,据住土山,为晋王所望见,即顾语将士道:“今欲转败为胜,必须往夺此山。”

说着,即引骑兵下丘,驰至对面土山前,奋勇先登,李从珂、王建及等,随后踵至,统是努力向前,一拥而上,梁兵抵敌不住,纷纷下山,改向山西列阵,尚是气焰逼人。

晋军相顾失色,各将请晋王敛兵还营,诘朝复战,独阎宝进言道:“王彦章骑兵,已西走濮阳,山下只有步卒,向晚必有归志,我乘高临下,定可破敌,且大王深入敌境,偏师失利,若再引退,必为敌乘,就使收众北归,河朔恐非王有,成败决诸今日,奈何退去?”

晋王尚犹豫未决,此时何亦迟疑耶?李嗣昭亦进谏道:“贼无营垒,日暮思归,但使精骑往扰,使彼不得晚食,待他引退,麾众追击,必得全胜。”

王建及擐甲横槊,慷慨陈词道:“敌兵已有倦容,不乘此时往击,更待何时?大王尽管登山,看臣为王破贼!”

晋王见他声容俱壮,也奋然道:“非公等言,几误大计!”

便令嗣昭、建及,率领骑兵,先驱突阵,自率各军继进。

梁兵正虑枵腹,不防嗣昭、建及两大将,盛怒前来,大刀长槊,搅入阵中,刀过处头颅乱滚,槊到时血肉横飞,大众逃命要紧,立时溃散。

那晋王又率大军驱到,好似泰山压卵一般,所当辄碎。

贺瑰拍马返奔,部众大溃,死亡约三万人。

这是梁、晋第三次鏖战。

晋王存勖,得胜还营,检点军士,到也死了不少。

又闻德威父子阵亡,不禁大恸道:“丧我良将,咎实在我,悔无及了!”

德威尚有子光辅,为幽州中军兵马使,留守幽州,当即命为岚州刺史。

惟李嗣源与从珂相失,且因军中讹传,晋王已渡河北返,也即乘冰北渡,嗣闻晋王得胜,进拔濮阳城,乃再南渡至濮阳,进谒晋王。

晋王冷笑道:“汝道我已死么?仓猝北渡,意欲何为?”

嗣源顿首谢罪。

晋王以从珂有功,不忍加谴,且罚他饮酒一大觥,聊示薄惩。

自引军北还魏州,遣嗣昭权知幽州军府事。

梁主友贞,接到贺瑰败耗,已是不安,随后有王彦章败卒奔还,说是晋军将至,越加惊惶,亟驱市人登城,又欲奔往洛阳,及得行营确报,方知晋军北还,始免奔波,但已是吃惊不小了。

写出友贞庸柔。

先是晋王发兵攻梁,曾遣使至吴,约他南北夹攻。

吴王杨隆演,命行军副使徐知训,为淮北行营都招讨使,偕副都统朱瑾等,领兵趋宋亳,与晋相应,且移檄州县,进围颍州。

梁令宣武节度袁象先,出兵救颍,吴军不战即退。

看官!

你道吴军何故如此怯弱呢?原来徐知训骄倨淫暴,未惬舆情,所以士无斗志,不愿接仗,知训亦乐得退军,返至广陵,自耽淫乐。

但是有势不可行尽,有福不可享尽,似徐知训的生平行谊,那里能保有富贵,安佚终身?借古警世,不啻暮鼓晨钟。

说来又是话长,待小子略述知训的行为。

知训凭借父威,累任至内外都军使,兼同平章事职衔,平时酗酒好色,遇有姿色的妇女,百计营取。

知抚州李德诚,有家妓数十人,为知训所闻,即贻书德诚,向他分肥。

德诚覆书道:“寒家虽有数妓,俱系老丑,不足侍贵人,当为公别求少艾,徐徐报命。”

知训得书大怒道:“他连家妓也不肯给我,我当杀死德诚,并他妻室都取了回来!

看他能逃我掌中否?”


(第1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