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高而不崩,则祈羊至矣;渊深而不涸,则沈玉极矣。
天不变其常,地不易其则,春秋冬夏不更其节,古今一也。
蛟龙得水,而神可立也;虎豹讬幽,而威可载也。
风雨无乡,而怨怒不及也。
贵有以行令,贱有以忘卑,寿夭贫富,无徒归也。
衔命者君之尊也,受辞者名之运也。
上无事则民自试,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。
鸿鹄锵锵,唯民歌之;济济多士,殷民化之。
飞蓬之问,不在所宾;燕雀之集,道行不顾。
牺牷圭璧,不足以飨鬼神。
主功有素,宝币奚为?羿之道,非射也;造父之术,非驭也;奚仲之巧,非削也。
召远者使无为焉,亲近者言无事焉,唯夜行者独有也。
平原之陉,奚有于高。
大山之隈,奚有于深。
訾之人,勿与任大,譕巨者可与远举,顾忧者可与致道。
其计也速而忧在近者,往而勿召也。
举长者可远见也;裁大者众之所比也;欲人之怀,定服而勿厌也。
必得之事,不足赖也。
必诺之言,不足信也。
小谨者不大立,飺食者不肥体。
有无弃之言者,必参之于天地也。
坠岸三仞,人之所大难也,而猿猱饮焉。
故曰,伐矜好专,举事之祸也。
不行其野,不违其马。
能予而无取者,天地之配也。
怠倦者不及,无广者疑神;疑神者在内,不及者在门;在内者将假,在门者将待。
曙戒勿怠,后稺逄殃。
朝忘其事,夕失其功。
邪气入内,正色乃衰。
君不君则臣不臣,父不父则子不子。
上失其位则下逾其节。
上下不和,令乃不行。
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,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。
且怀且威,则君道备矣。
莫乐之则莫哀之,莫生之则莫死之。
往者不至,来者不极。
道之所言者一也,而用之者异。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