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曰:踯躅征途苦,风寒透雪肌。
黄金失旷野,孤客泣离地。
且说朱能直挑行李出了襄阳城,一路逶迟不胜踯躅之苦。
历三湘望九嶷,见烟水澄清,白云荡漾,行迈之际触绪纷来。
不禁思乡撩人,倍增烦恼。
意起三冤未雪,馁魄凄其囹固风寒,严椿受累,不觉泪溅虎目,永沃雄心。
伤感之余,复加劳顿,渐觉雄食日减,神思不宁。
加以秋飚砭肌,山风扑面,毒障攻心,目眩头晕,行李沉重,在路上捱一步抖一步。
欲寻歇店。
不期四望荒山,并无村舍。
日将西堕,只得拣松阴树下,铺开被席,暂憩一宵。
身中困倦,不觉睡熟。
却说本处饥民作乱贼盗太多,忽有贼人数个,看见朱能单身睡熟,将他行李银两尽盗去了。
朱能睡醒,不见行李银两,斯时愤火愈煎,呆立片时,忍不住英雄目扑下泪来。
想到大冤未雪盘费一空,欲进不能欲退不得。
愤哭一会,头愈晕体愈重,想到极处大哭一场,不觉昏倒在地。
旷野人稀,纵有过者皆疑其为死。
适有山东历城县刘家村刘承恩开店为业,带子二仆经过一见,忙命家人看视。
见他面黄销瘦,两眶泪垂,唤叫不醒,试一抚摩心头倘暖,承恩见此光景,知他是病虚昏愦。
即命两家人掖起,输送更背背到店中。
叫家人急煮稀粥,一面把腊丸姜汤灌救,一会扶置床上,将棉被盖过头足,浑身兜紧不令透风。
俄顷,药气流行,腹中作响,叹气一声,朱能已醒,睁目一看,见身卧床上,四围被褥,心中大疑,纵目外看,见床下坐一老者,旁侍两个家人,心忽豁然,意欲起身,无奈头重体虚挣扎不得。
忙止之曰:"
客官,你病体虚劳,不宜妄动,还须静卧。
"
俄报粥熟,即命家人递进稀粥。
朱能强起啜许,精神略爽,起立拜谢。
承恩扶而止之,坐下各道乡贯名姓,承恩曰:"
朱兄贵籍襄阳,因何只身带病到此?"
朱能见问,不禁潸潸泪下,把从前事粗述一番,复哽咽而言曰:"
小子在家为权恶所害,出外为流贼所欺,气愤荒郊,得蒙救济,再造之德,永镂胸膺。
但恨黄金失散,进退维艰,三命沉冤,一人受苦,孤负了仗义的知交,空盼了捐金的父执,雪仇何日?旋舍何年?"
说罢不禁欷歔。
承恩慰曰:"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