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曰:喜得身荣显,还思剪势奸。
玉堂频起草,金阙奏天颜。
话说神宗皇帝见群臣请封贵保,遂沉吟许久,对众臣说道:"
本朝二百年来,俱依洪武旧制,以春秋两科场取士。
今朕欲破格褒封贵保,又恐坏祖宗成规,贻天下后世讥诮。
卿等之意若何?"
首相张居正奏道:"
科场取士,虽是国家旧规,但历考前朝亦有格外之典加。
唐明皇之于李白特赐翰林学士,臣看贵保之才不减李白,既为朕心所赏,又为廷臣所推,正当额外优封,以鼓励天下读书稽古之士,异日史臣载笔,应赞陛下为圣明之君。
"
神宗闻奏大喜,敕赐贵保状元及第,授翰林院修撰之职。
旨下,内侍奉过冠带簪花,赐酒游街三日。
黄贵保舞蹈谢恩。
朝退,各朝臣向贵保道喜,贵保谦谢一番。
何维柏命家人送贵保到翰林公署,有长班投手本拜迎。
贵保入到本衙,各长班一一拜叩。
未几何维柏又命家人送铺盖什物金银到署,贵保拜受。
次早上朝叩谢圣恩后,即坐轿向阁臣拜候,次向六部三司及同馆前辈一一拜候。
即修书差长班到东昌李建中、刘承恩处问候、报喜。
又差人带书回家,报知母亲,然后到羊肉街拜谢李建良。
又叫朱能收拾行李辎重,到署居住,同享荣华。
朱能与贵保日夕谈心,诸事已毕。
明日游街牌写着:钦赐状元,原籍湖广襄阳府,姓黄名贵保。
父亲黄世荣带绸绫上京贸易,两载未有音信。
但有四方君子知其下落,到来报信,花红重赏。
是晚将头牌之字抄了数张,粘在歇客行之街道。
是日黄世荣无事出街,看见报单,原是我儿子得钦赐状元,明日在行门口等他相会。
是日贵保游到此处,一见父亲连忙下轿,上前相会。
朱能在旁上前叩见,在路不便细问,即同世荣回公馆,将铁威被害并钦赐状元之事,一一尽说。
世荣闻言,一悲一喜。
悲的是女儿投江,喜的是儿子荣贵。
又问朱能讼事若何,朱能把己身所历,从头细述。
世荣闻言,十分嗟叹。
贵保又问父亲生意若何,因何到此。
世荣曰:"
为父出了山东,在旅店病了月余,才得痊愈。
复遇足痛,又逗留十余日,是以迟至春初才得到京。
寓在西城张家店,到了月余,恰好货物脱清。
只因候账未行,一日到各衙门打探朱贤侄可曾到京,恰好与吾儿相遇。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