却说世杰自从奉了御驾,迁幸崖山之后,盖造行宫,赶制船械。
是年九月,就奉端宗皇帝梓宫在崖山安葬,号永福陵。
自此大事粗定。
世杰一意整理武备,以图恢复:陆地上训练马步兵,海上操练大小战舰。
到了年终时,已造成大战舰千余号,小战舰三千号。
操演纯熟,箭弩齐备。
一日世杰入见祥兴帝,适值陆秀夫在那里进讲大学章句;世杰等他讲完,然后对秀夫说道:“刻下战舰齐备,堪与一战;但是连年失败,人心畏怯,新近文丞相兵败被俘,存亡未卜。
仆意欲奉两宫御驾亲征,或者可以鼓舞士气,振刷军心。
不知丞相以为如何?”
秀夫道:“用兵是危险之事。
天子万乘至尊,岂可轻履危地?望将军再图良策。”
世杰道:“御驾不行,人心终不能鼓动,而且连年航海,士卒离心。
如不奉皇上镇压住他,万一人心解散,为之奈何?”
陆秀夫乃从其言。
同去奏闻杨太妃。
到了祥兴二年,正月元日,朝贺已毕,即奉两宫,舍陆登舟,驶至海口,御舟居中下碇。
四面数百号护卫舰,列成阵势。
却将一千号大战舰,一字儿排列在前面。
中舻外轴,以大铁缆相连。
船头有楼棚,如城堞一般。
施旗招展,盔甲鲜明,十分威耀,其余小战舰,留作指拨,四面巡梭。
张弘范率领大队战舰到来,远远望见,犹如一座城池一般,所以吃了一惊,吩咐先下了碇,再作商议。
李恒道:“他屯兵海中,海水咸不可食,一定要到崖山汲水。
我们不如先夺了崖山,不消一日,他军心自乱。
那时乘势进兵,一鼓可下了。”
弘范依言,叫李恒亲自督队去袭丞山东面。
李恒领命,率领一百号战舰,杀奔崖山东面来。
谁知张世杰虽然身在舟中,他陆上的防兵,早已布置严密。
李恒战舰到时,岸上万弩齐发,几次冲突,总不能近岸,徒然被射伤了好些士卒。
李恒不觉纳闷,暗自筹画:“若取不得崖山,无面目去见弘范;不如抄到宋兵背后,出其不意,攻他一阵,好歹总有些斩获。”
想罢,便叫转舵,刚刚转过山坳,忽听得一声鼓响,当头来了一队战船,为首大将,正是宗义。
驶得切近,拈弓搭箭,觑定李恒射来。
李恒急闪时,已中了肩窝。
宗义把令旗一挥,全队战船,桨橹并举,冲将过去。
李恒的船,本来乘着北风,满拽帆篷而来,到此收篷不及,被宗义兵一阵弩箭,射得众鞑子死伤枕藉。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