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夫人寿终玉亭乡却说胡仇痛定了一回,又问:“什么叫镇塔?”
玉潜道:“那鞑和尚,要盖造一座宝塔,却先将人骨头埋在地下,然后起造,叫做‘镇塔’。
是以我不胜悲愤,又苦于无力,只得把家中那鞑子掠不尽的东西,拿来变卖了,凑了百把两银子,定石匠造了六具石匣,要将历代先帝的遗骸,盗了出来,藏入石匣里面,另外安葬;然而独力难支,只得央及村中各兄弟帮忙,趁今夜雪大好做事。
又因天寒地冻的,要吃两碗酒御寒,也助起气力;无奈我家房舍小,容不下许多人,所以借这个地方一叙。”
张、胡二人拱手道:“原来是一位忠义之士,失敬了。”
当下玉潜便让众人列坐,生起炭炉暖酒,大碗大缽的吃一个尽兴,方才一齐起身出去。
张、胡二人也跟着去看,准备帮忙。
出得门来,原来那六具石匣,已经放在山门之外,众人抬起,便分到各陵上去。
这石匣面上,都凿了字号。
玉潜交代,按着字号,某号到某陵,不可错误。
又另外带了十多人,拿了锄锸之类,先到兰亭山后面,扫除了积雪,掘开六个地穴。
等众人把石匣盗了遗骸来,便按着字号安放在穴内,然后掩埋。
又恐怕日久忘记了地方,叫人把陵上的冬青树,拔了一颗来,种在上面,做了记认。
布置妥帖,已是天色黎明。
张毅甫与胡仇商议:“唐珏是个有心人,何不招他也到仙霞岭去呢?”
胡仇也以为然,便将“攘夷会”
先后情节,对他说知,便请他同到仙霞岭去。
玉潜道:“怪道我说二位既是从燕京来,到江西去,怎么不走淮西,却从这条路上来?原来有这个缘故。
既如此,我此刻一无挂碍,父母妻子,都被鞑子冲散了多年,家也破了,人也亡了,乐得到那边去,希冀做一番事业。”
于是等雪晴了,三人一起同行,不日到了仙霞岭。
胡仇先寻着了伏路小卒,叫他上山通报,不一会,诸人知道文丞相灵柩到了,都一齐迎下山来。
胡仇举目看时,当先一人,却是谢枋得。
胡仇便先问:“老先生鹤驾,何时到此?”
枋得道:“方才到此,还未坐定;便闻得文文山忠骸过境,特来相迎。”
于是众人迎了灵柩上山,安放停当,然后设奠。
众人不胜悲渤,只有谢枋得叹了一声,抚棺说道:“文山,你便成仁先去了,令我惭愧煞也。”
祭奠已毕,胡仇遍视请人,革少了个程九畴。
问起来时,方知已经死了,不免又是一番悲叹。
谢枋得开言说道:“我今番到此,是代各位打算了一个长策。
我自闻得厓山兵败,肝肠摧裂。
此时十三道全被鞑子占据,我们若图恢复,仅据了一个区区仙霞岭,势难举事。
从前鞑子们破了临安之后,专注在闽、广,此刻闽、广全陷,他自然要搜寻到此。
此处虽说是天险,怎禁得他人马众多,恐怕难以持久;所以我代各位想了一个善法,莫若把所设的关隘,一律毁了,堵塞之处,也开通了,把此处房屋,一律改为庙宇。
南面大竿岭、小竿岭之间,有一处坡陀平衍,人迹罕到,可以盖造房屋,安顿各家老少。
至于马头岭、苏岭、窑岭各处,都与此处山脉相连,各处都可以盖起庙宇来。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