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时老王爷对哲宗天子言计来潼关兵到。
"
自寇吏部别去四十余天,想必即日兴兵,不出数天之外,自有大兵会集回朝。
倘奸党果然谋叛不轨,老臣自领忠良一众拒敌,断不使奸党惊骇圣驾。
今臣辞驾回去,明日开操演习军马,使奸党推测不来。
圣上不用心烦。
"
天子曰:"
如此全仗老王伯制伏奸党。
倘诛奸灭佞之后共享太平社稷之庆矣。
"
当下老王爷辞别圣上回归南晶宫府内,用过朝膳,即日发点府内雄兵,猛将齐集如云,一十余万。
次日俟候演操。
圣上天天称病不能御朝,众奸党糊疑不定。
有庞国丈又闻潞花王父子开操,早吓了一惊,想来"
南晶宫势大,雄兵猛将不下十数万,老夫单忌此支人马。
万一事未成而谋先泄,则老夫危矣。
况他往日何尝操演军马?圣上忽然称病不朝,又传旨四城紧闭,料必另有缘故。
莫非有人暗泄出首、败露老夫之谋?
想来昨天文武聚集于府中,人人多是老夫心腹官员,还有那人泄漏消息?实实想像不出,推猜不来。
"
到第二天,果然潞花老王爷头戴紫金冠,身穿锁子黄金甲,内裹四爪龙袍,左悬宝剑,右插熟铜金铜,坐下黄骠马,五绺雪白长须,真乃威严凛凛,貌比天神下降。
少年藩王银盔银甲,手提方天画戟,坐下雪花白马,左悬弓,右插羽箭,一貌堂堂。
并王府武将数十员,尽是高头骏马,彪形虎汉。
又会同一班武将忠良之后,多是戎装打扮,披挂上马,各提械器。
相比恰似当真训练出师一般。
各忠良大臣不拘文武,多到御教场:韩忠产、司马康、孔宗翰、富绍廷、欧阳发、毕仲衍、岳全忠等,一众来看操军。
只有庞国丈众奸党不到,仍叙于相府相酌议,糊疑不决,各相评论。
有庞云雄曰:"
此事定然有人泄漏了,故圣上连日不设朝,传旨养病,特着潞花王操兵,其意可知。
倘我们妄动,他即有辞矣。
犹恐慈云殿下在潼关同五路藩王杀回,则吾内外受敌难以逃遁了。
不免吾将倾府之兵,并王户部与夏兵部九门提督会合,埋伏下四十万雄兵,一出王城投往西夏国。
与国王合兵共破汴梁,平分天下。
未知爹爹与众大人意下如何?"
众官多言:"
有理。
如今潞花王将兵非弱,又有潼关五路之兵。
我须有四十万之众,也难抵敌他内外之强。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