邓艾论-《何博士备论》

邓艾论(第1页)

事物之理,可以情通,而不可以迹系。

通之以情,则有以适变,而应乎圣人所与之权;系之以迹,则无以制宜,而入乎圣人所疾之固。

是以天下事功之成,常出于权;而其不济,常主于固。

夫以人为是而求践之,不知所以践者,于今为非;以人为非而求矫之,不知所以矫者,于今为是。

是皆不求通之以今日之情,而系之以既往之迹,故其所以践与矫者,适足以为祸悔之资也。

昔卫青之击匈奴,其裨将苏建尽亡其军,于令当斩。

青以不敢专诛于外,囚建送之。

人皆多青之不擅权,得所以为臣与帅之顺道也。

皇甫嵩讨贼梁州,董卓副之,贼平,诏卓以兵属嵩,卓不受诏,挟兵睥睨。

人皆劝嵩诛之,嵩不欲其专诛于外也,而以状闻。

卓因遂其凶逆,卒以不制。

夫嵩之舍卓者,非出于他也,盖以卫青不戮苏建,获恭厚之誉,遂系迹而求践之。

不知所以舍卓者,于今为纵寇也。

邓艾之伐蜀也,出于万死不顾一生之计,乘危决命,卒俘刘禅,可谓功矣。

然其心气阔略,以为阃外之任,当制威赏。

乃大专拜假,至欲擅王刘禅,留西不遣。

虽司马文王以顺谕之,犹不见听。

是以钟会得入其间,以及于诛而不悟也。

夫艾之专制者,非出于他也,盖以皇甫嵩常要誉求全而失于董卓,故蹈后悔,遂系迹而求矫之。

不知所以矫嵩者,于今为召祸也。

是皆不求通之以今日之情,而专系乎既往之迹。

此所以不自知夫祸悔之集也。


(第1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