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论-《何博士备论》

蜀论(第1页)

或曰:刘备之争天下也,不因中原而西人巴蜀,此所以据非其地,而卒以不振欤?曰:有之也。

备非特委中原而趋巴蜀也,亦争之不可得,然后委之而西入耳。

备之西者,由智穷力惫,盖晚而后出,于其势之不得已也。

方其豪杰并起,而备已与之周旋于中原矣。

始得徐州而吕布夺之,中得豫州而曹公夺之,晚得荆州而孙权夺之。

备将兴复刘氏之大业,其志未尝一日而忘中州也。

然卒无以暂寓其足,委而西入者,有曹操、孙权之兵轧之也。

备之既失豫州而南依刘表也,始得孔明于羁穷困蹙之际,而孔明始导之以取荆、取益而自为资。

孔明岂以中州为不足起,而以区区荆、益之一隅足以有为耶?亦以魏制中原,吴擅江左,天下之未为吴、魏者,荆、益而已,顾备不取此,则无所归者故也。

是以一败曹公而遂收荆州,继逐刘璋而遂取益州者,孔明之略也。

虽然,孔明之于二州也,得所以取之,而失所以用之。

至于遂亡荆州,而劳用蜀民,功业亦以不就,良有以也。

夫荆州之壤,界于吴蜀之间,而二国之所必争者也。

自其势而言之,以吴而取荆,则近而顺;以蜀而争荆,则远而艰。

蜀之不能有荆,犹魏之不能有汉中也。

是以先主朝得益州,而孙权暮求其荆州。

权之求之也,非以备之得蜀而无事乎荆也,亦以其自蜀而争下,不若乎吴之顺故也。

故直求之者,所以示吾有以收之也。

盖备一不听而权已夺其三郡,备无以争,而中分畀之。

以分裂不全之荆州,而有孙权之窥听其后,为之镇抚则安,动复则危。

亮不察此,而恃关侯之勇,使举其众以北侵魏之襄阳。

故孙权起蹑其后,杀关侯而尽争其荆州。

此孔明失于所以用荆也。

然后备之所有,独岷益耳。

虽然,地僻人固,魏人不敢轻加之兵,而鼎足之形遂成。

使备之不西,而唯徘徊于中州,则亦不知所以税驾矣。

备之既死,举国而属之孔明。


(第1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