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章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4-《三字经心解》

第16章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4(第3页)

1125年,金军攻下了辽的最后堡垒,辽国灭亡。

在与宋联合攻辽的过程中,金军逐渐认识到北宋腐败的实质。

不久之后,就对北宋开展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。

1107年4月,金军俘徽、钦二帝,北宋灭亡。

1127年,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应天府(今河南商丘)即位,即宋高宗,南宋建立。

1138年正式定都临安(今浙江杭州)。

南宋时期,当权者不思进取,长期执行求和政策,向金朝称臣纳贡,并压制军民抗金斗争。

“山外青山楼外楼,西湖歌舞几时休。

暖风熏得游人醉,直把杭州作汴州!”

就反映的是当时统治者得过且过的情况。

1276年,元军攻入临安,陆秀夫、文天祥等保护皇族后人逃到广东坚持抵抗,直到1279年,南宋政权最终灭亡。

两宋时期,在技术改进与租佃制的推动下,农业生产获得显著发展;手工业分工细密,工艺先进,产品闻名于世;商品经济水平超越以往,城市、市镇繁荣,货币流通扩大,诞生了最早的纸币。

宋代文化空前进步,理学、文学、史学、艺术以及科学技术领域硕果累累,除了拥有可与唐诗比肩的宋词之外,还有与先秦两汉相媲美的新儒学;而活字印刷、指南针及火药的发明和应用,更对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。

至元兴,金绪歇,有宋世,一同灭,并中国,兼戎翟。

注释中国:中原地区。

戎翟:对少数民族的泛称。

元军灭掉了金和宋,统治了中原地区,又吞并了其他的一些少数民族,九十年后,元朝灭亡了。

心解元朝这一节介绍的是元朝的历史。

元朝从1271年建立,到1368年灭亡,前后共九十七年,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朝代。

这一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得到更大发展。

元朝的地域异常辽阔,这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疆域的雏形。

蒙古族是先秦时东胡的一部分,由鲜卑演化而来,一直生存到现在。

汉朝时期,东胡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击败后,分为乌桓和鲜卑二族。

乌桓在被曹操征伐之后衰落,鲜卑一族崛起,在西晋时期鲜卑主要分为段部、慕容部、拓拔部、柔然部等。

其中柔然与南北朝时期统治中原北方的北魏拓拔氏多次交战。

柔然被突厥民族击败后,分为南北两支。

柔然的南支逃到辽河上游,成为契丹人的祖先。

北支逃到雅布洛诺夫山脉以东、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,是室韦的祖先。

蒙古诸部中,东蒙古来自室韦诸部,是成吉思汗家族的嫡系后裔。

宋朝时期,在蒙古高原上的突厥系民族的统治逐渐衰落,东边的包括成吉思汗祖先的室韦诸部开始西迁至蒙古高原内部。

1204年,蒙古族杰出领袖铁木真通过残酷战争统一了蒙古高原各部落。

铁木真因此被各部落推举为“成吉思汗”

,意为“世界的统治者”

,在漠北建立政权,国号“大蒙古国”

,即大蒙古帝国。

建国后,他不断发动征服战争扩张其疆域,1217年灭西辽、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,一直进攻到伏尔加河流域。

1227年又灭西夏,成吉思汗在远征西夏的途中病逝。


(第3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