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章 少壮多努力4-《三字经心解》

第20章 少壮多努力4(第2页)

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,不能以自己的知识、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,就会连这两种小动物都不如。

心解学习是一种信仰狗会忠心耿耿地为主人看家护院,防止盗贼入侵;公鸡会准时在每天黎明时分报晓,提醒人们该起床做事情了;蚕会吐丝,供给人类作丝帛的原料;蜜蜂能采花酿蜜,供人类食用。

万事万物都有自然界所赋予的特质,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也是如此。

和低级动物相比,人类拥有独特的思维能力,因此如果我们不求进取只是一味地苟且度日,也就丧失了作为人的资格。

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,人们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。

世界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原本因为家境贫寒,在一家杂货店当学徒,但他并不屈从于命运的安排,而是自强不息,利用晚上的时间自学数学,并到清华大学旁听。

后来终于摘得了哥德巴赫猜想这颗明珠,改变了自己的命运,让世界为之震惊。

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,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。

美国的海伦·凯勒,一岁半时即双目失明,双耳失聪,但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。

在家庭老师的指导下,她学习盲文,学习语句表达,还学会了说话。

二十岁时她考进哈佛大学,并完成全部学业。

之后,她又把爱散播给所有不幸的人,带给他们光明和希望。

如果她不曾努力学习,而是自暴自弃,相信只是一个被动接受别人帮助的残疾人。

人类也少了一段奋斗不息的励志传奇。

学习的途径有很多。

父母、同学、老师、书本、网络、社会都是我们很好的“教师”

,我们从中学会做人的道理、为人处事的原则、维持生活的技能等等。

其中,书本可以算得上是一位知识最为渊博的“老师”

了。

从1995年起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将每年4月23日定为“世界读书日”

,希望藉此鼓励世人尤其是年轻人发现阅读乐趣。

我们的总理温家宝也积极倡导青年人多读书。

他认为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。

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,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,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。

一个不读书的人、不读书的民族,是没有希望的。

也许有人会说,现在这么忙怎么会有时间读书呢?其实,我认为读书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。

一个人每天抽出半个小时读三四页书,一个月就可以读上百页,一年就可以积累到几部书。

另外,读书要有选择,阅读那些有闪光思想和高贵语言的书,那些经过时代淘汰而独存下来的书。

只有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,引发你的思考。

读书还要讲究方法。

对于读书的方法,我国南宋时期教育家、理学大家朱熹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见解。

他的弟子们归纳为“朱子读书法”

第一,循序渐进。

朱熹说:“读书之法,莫贵于循守而致精。”

读书要从易到难,从浅到深,从近到远,既不可急于求成,也不可松松垮垮,而要进度适当,方能见效。

第二,熟读精思,切忌读书贪多。

第三,虚心涵泳。


(第2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