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八-《水经注》

卷八(第1页)

○济水二

△又东至乘氏县西,分为二。

《春秋左传·僖公三十一年》,分於济。

济水自是曹地,东传东北流,出荷泽。

△其一水东南流,其一水从县东北流,入钜野泽。

南为菏水。

北为济渎,迳乘氏县,与济渠、濮渠合。

北济自济阳县北,东北迳煮枣城南。

《郡国志》曰:冤朐县有煮枣城,即此也。

汉高祖十二年,封革朱为侯国。

北济又东北,迳冤朐县故城北。

又东北,迳吕都县故城南,王莽更名之曰祁都也。

又东北迳定陶县故城北。

汉景帝以济水出其北,东注,中六年,分梁,於定陶置济阴国,指北济而定名也。

又东北,与濮水合。

水上承济水於封邱县,即《地理志》所谓濮渠水首受济者也。

阚骃曰:首受别济,即北济也。

其故渎自济东北流,左迤为高梁陂,方三里。

濮水又东迳匡城北,孔子去卫适陈,遇难于匡者也。

又东北,左会别濮水,受河於酸枣县。

故杜预云:濮水出酸枣县,首受河。

十月,大霖雨疾风,河水溢酸枣郛。

汉世塞之。

故班固云,文湮枣野也。

今无水。

其故渎东北迳南北二棣城间。

《左传·襄公五年》,楚子襄伐陈,公会于城棣以救之者也。

濮渠又东北,迳酸枣县故城南,韩国矣。

圈称曰:昔天子建国名都,或以令名,或以山林,故豫章以树氏郡,酸枣以棘名邦,故曰酸枣也。

《汉官仪》曰:旧河堤谒者居之。

城西有韩王望气台,孙子荆《故台赋叙》曰:酸枣县门外,夹道左右有两故台,访之故老云,韩王听讼观台,高十五仞,虽楼榭泯灭,然广基似于山岳。

召公大贤,犹舍某棠,区区小国,而台观隆崇,骄盈于世,以鉴来今。

故作赋曰,蔑邱陵之逦迤,亚五岳之嵯峨,言壮观也。

城北,韩之市地也。

聂政为濮阳严仲子刺韩相侠累,遂披面而死,其姊哭之于此。

城内有《后汉酸枣令刘孟阳碑》。

濮水北积成陂,陂方五里,号曰同池陂。

又东迳胙亭东注,故胙国也。

富辰所谓邢、茅、胙、祭,周公之胤也。


(第1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