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-《水经注》

卷十(第1页)

○浊漳水

△浊漳水出上党。

长子县西发鸠山。

漳水出鹿谷山。

与发鸠连麓而在南,《淮南子》谓之发苞山,故异名互见也。

左则阳泉水注之,右则散盖水入焉。

三源同出一山,但以南北为别耳。

△东过其县南。

又东,尧水自西山东北流,迳尧庙北,又东,迳长子县故城南,周史辛甲所封邑也。

《春秋·襄公十八年》,晋人执卫行人石买于长子,即是县也。

秦置上党郡,治此。

其水东北流入漳水。

漳水东会於梁水。

梁水出南梁山,北流,迳长子县故城南。

《竹书纪年》曰:梁惠成王十二年,郑取屯留尚子、涅。

尚子,即长子之异名也。

梁水又北入漳水。

△屈从县东北流。

陶水南出陶乡,北流迳长子城东,西转迳其城北,东注於漳水。

△又东过壶关县北。

漳水东迳屯留县南,又屈迳其城东,东北流,有绛水注之。

水西出谷远县东发鸠之谷,谓之为滥水也。

东迳屯留县故城南,故留吁国也,潞氏之属。

《春秋左传·襄公十八年》,晋人执孙蒯于纯留是也。

其水东北流,入于漳。

故桑钦云:绛水出屯留西南,东入海。

漳水又东,绛水注之。

水出西发鸠山,东迳余吾县故城南。

汉光武建武六年封景丹子尚为侯国。

绛水又东,迳屯留县故城北。

《竹书纪年》:梁惠成王元年,韩共侯、赵成侯迁晋桓公于屯留。

《史记》赵肃侯夺晋君端氏而徙居之,此矣。

其水又东流,注于漳。

故许慎曰:水出发鸠山入河,从水,东声也。

漳水又东北,迳壶关县故城西,又屈迳其城北,故黎国也,有黎亭。

县有壶口关,故曰壶关矣。

吕后元年,立孝惠后宫子武为侯国。

汉有壶关三老公乘兴上书讼卫太子,即邑人也。

县在屯留东,不得先壶关而后屯留也。

漳水历鹿台山,与铜鞮水合。


(第1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