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八-《水经注》

卷十八(第1页)

○渭水中

△又东过武功县北。

渭水于县,斜水自南来注之。

水出县西南衙领山,北历斜谷,迳五丈原东。

诸葛亮《与步骘书》曰:仆前军在五丈原,原在武功西十里馀。

水出武功县,故亦谓之武功水也。

是以诸葛亮《表》云:臣遣虎步监孟琰,据武功水东。

司马懿因水长,攻琰营,臣作竹桥,赵水射之。

桥成驰去。

其水北流注于渭。

《地理志》曰:斜水出衙领北,至郿注渭。

渭水又东,迳马冢北。

诸葛亮《与步骘书》曰:马冢在武功东十馀里,有高势,攻之不便,是以留耳。

渭水又迳武功县故城北,王莽之新光也。

《地理志》曰:县有太一山,古文以为终南。

杜预以为中南也。

亦曰:太白山在武功县南,去长安二百里,不知其高几何?俗云:武功太白,去天三百。

山下军行,不得鼓角,鼓角则疾风雨至。

杜彦达曰:太白山,南连武功山,于诸山最为秀佶,冬夏积雪,望之皓然。

山上有谷春祠。

春,栎阳人,成帝时病死而尸不寒,后忽出栎南门及光门上,而入太白山。

民为立祠于山领,春秋来祠,中止宿焉。

山下有太白祠,民所祀也。

刘曜之世,是山崩,长安人刘终于崩所得白玉,方一尺,有文字,曰:皇亡皇亡败赵昌,井水竭,构五梁,咢酉小衰困嚣丧。

呜呼!

呜呼!

赤牛奋靷其尽乎!

时群官毕贺。

中书监刘均进曰:此国灭之象,其可贺乎?终如言矣。

渭水又东,温泉水注之。

温水出太一山,其水沸涌如汤,杜彦达曰:可治百病世清则疾愈,世浊则无验。

其水下合溪流,北注十三里,入渭。

渭水又东,迳斄县故城南,后稷之封邑矣,《诗》所谓即有邰家室也。


(第1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