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子作颜雠由。
适陈,过匡,匡人以为阳虎而拘之。
有颜渊后及文王既没之语。
既解,还卫,主蘧伯玉家,见南子。
有矢子路及未见好德之语。
去适宋,司马桓魋欲杀之。
有天生德语及微服过宋事。
又去,适陈,主司城贞子家。
居三岁而反于卫,灵公不能用。
有三年有成之语。
晋赵氏家臣佛肸以中牟畔,召孔子,孔子欲往,亦不果。
有答子路坚白语及荷蒉过门事。
将西见赵简子,至河而反,又主蘧伯玉家。
灵公问陈,不对而行,复如陈。
据论语则绝粮当在此时。
季桓子卒,遗言谓康子必召孔子,其臣止之,康子乃召冉求。
史记以论语归与之叹为在此时,又以孟子所记叹辞为主司城贞子时语,疑不然。
盖语孟所记,本皆此一时语,而所记有异同耳。
孔子如蔡及叶。
有叶公问答子路不对、沮溺耦耕、荷莜丈人等事。
史记云:"
于是楚昭王使人聘孔子,孔子将往拜礼,而陈蔡大夫发徒围之,故孔子绝粮于陈蔡之间。
"
有愠见及告子贡一贯之语。
按是时陈蔡臣服于楚,若楚王来聘孔子,陈蔡大夫安敢围之。
且据论语,绝粮当在去卫如陈之时。
楚昭王将以书社地封孔子,令尹子西不可,乃止。
史记云"
书社地七百里"
,恐无此理,时则有接舆之歌。
又反乎卫,时灵公已卒,卫君辄欲得孔子为政。
有鲁卫兄弟及答子贡夷齐、子路正名之语。
而冉求为季氏将,与齐战有功,康子乃召孔子,而孔子归鲁,实哀公之十一年丁巳,而孔子年六十八矣。
有对哀公及康子语。
然鲁终不能用孔子,孔子亦不求仕,乃叙书传礼记。
有杞宋、损益、从周等语。
删诗正乐,有语大师及乐正之语。
(第2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