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一-《论语集注》

卷一(第2页)

"

愚谓及人而乐者顺而易,不知而不愠者逆而难,故惟成德者能之。

然德之所以成,亦曰学之正、习之熟、说之深,而不已焉耳。

程子曰:"

乐由说而后得,非乐不足以语君子。

"

"

立"

,原作"

一"

,据清仿宋大字本改。

有子曰:"

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鲜矣;不好犯上,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

弟、好,皆去声。

鲜,上声,下同。

有子,孔子弟子,名若。

善事父母为孝,善事兄长为弟。

犯上,谓干犯在上之人。

鲜,少也。

作乱,则为悖逆争斗之事矣。

此言人能孝弟,则其心和顺,少好犯上,必不好作乱也。

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

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!

"

与,平声。

务,专力也。

本,犹根也。

仁者,爱之理,心之德也。

为仁,犹曰行仁。

与者,疑辞,谦退不敢质言也。

言君子凡事专用力于根本,根本既立,则其道自生。

若上文所谓孝弟,乃是为仁之本,学者务此,则仁道自此而生也。

程子曰:"

孝弟,顺德也,故不好犯上,岂复有逆理乱常之事。

德有本,本立则其道充大。

孝弟行于家,而后仁爱及于物,所谓亲亲而仁民也。

故为仁以孝弟为本。

论性,则以仁为孝弟之本。

"

或问:"


(第2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