叩,音口。
孔子谦言己无知识,但其告人,虽于至愚,不敢不尽耳。
叩,发动也。
两端,犹言两头。
言终始、本末、上下、精粗,无所不尽。
程子曰:"
圣人之教人,俯就之若此,犹恐众人以为高远而不亲也。
圣人之道,必降而自卑,不如此则人不亲,贤人之言,则引而自高,不如此则道不尊。
观于孔子、孟子,则可见矣。
"
尹氏曰:"
圣人之言,上下兼尽。
即其近,众人皆可与知;极其至,则虽圣人亦无以加焉,是之谓两端。
如答樊迟之问仁知,两端竭尽,无余蕴矣。
若夫语上而遗下,语理而遗物,则岂圣人之言哉?"
子曰:"
凤鸟不至,河不出图,吾已矣夫!
"
夫,音扶。
凤,灵鸟,舜时来仪,文王时鸣于岐山。
河图,河中龙马负图,伏羲时出,皆圣王之瑞也。
已,止也。
张子曰:"
凤至图出,文明之祥。
伏羲、舜、文之瑞不至,则夫子之文章,知其已矣。
"
子见齐衰者、冕衣裳者与瞽者,见之,虽少必作;过之,必趋。
齐,音咨。
衰,七雷反。
少,去声。
齐衰,丧服。
冕,冠也。
衣,上服。
裳,下服。
冕而衣裳,贵者之盛服也。
瞽,无目者。
作,起也。
趋,疾行也。
或曰:"
(第4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