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-《大学章句集注》

第六章(第2页)

章内三言得失,而语益加切,盖至此而天理存亡之几决矣。

生财有大道,生之者众,食之者寡,为之者疾,用之者舒,则财恒足矣。

恒,胡登反。

吕氏曰:“国无游民,则生者众矣;朝无幸位,则食者寡矣;不夺农时,则为之疾矣;量入为出,则用之舒矣。

愚按:此因有土有财而言,以明足国之道在乎务本而节,非必外本内末而后财可聚也。

自此以至终篇,皆一意也。

仁者以财发身,不仁者以身发财。

发,犹起也。

仁者散财以得民,不仁者亡身以殖货。

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,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,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。

上好仁以爱其下,则下好义以忠其上;所以事必有终,而府库之财无悖出之患也。

孟献子曰:‘畜马乘不察于鸡豚,伐冰之家不畜牛羊,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,与其有聚敛之臣,宁有盗臣’。”

此谓国不以利为利,以义为利也。

畜,许六反。

乘、敛,并去声。

孟献子,鲁之贤大夫仲孙蔑也。

畜马乘,士初试为大夫者也。

伐冰之家,卿大夫以上,丧祭用冰者也。

百乘之家,有采地者也。

君子宁亡己之财,而不忍伤民之力;故宁有盗臣,而不畜聚敛之臣。

此谓以下,释献子之言也。

长国家而务财用者,必自小人矣。

彼为善之,小人之使为国家,菑害并至。

虽有善者,亦无如之何矣!

此谓国不以利为利,以义为利也。

长,上声。

“彼为善之”

,此句上下,疑有阙文误字。

自,由也,言由小人导之也。

此一节,深明以利为利之害,而重言以结之,其丁宁之意切矣。

右传之十章。

释治国平天下。

此章之义,务在与民同好恶而不专其利,皆推广絜矩之意也。

能如是,则亲贤乐利各得其所,而天下平矣。

凡传十章:前四章统论纲领指趣,后六章细论条目功夫。

其第五章乃明善之要,第六章乃诚身之本,在初学尤为当务之急,读者不可以其近而忽之也。


(第2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