襄王十三年,郑人伐滑。
王使游孙伯请滑,郑人执之。
王怒,将以狄伐郑。
富辰谏曰:"
不可。
古人有言曰:兄弟谗阋、侮人百里。
周文公之诗曰: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。
若是则阋乃内侮,而虽阋不败亲也。
郑在天子,兄弟也。
郑武、庄有大勋力于平、桓;我周之东迁,晋、郑是依,子颓之乱,又郑之繇定。
今以小忿弃之,是以小怨置大德也,无乃不可乎!
且夫兄弟之怨,不徵于他,徵于他,利乃外矣。
章怨外利,不义;弃亲即狄,不祥;以怨报德,不仁。
夫义所以生利也,祥所以事神也,仁所以保民也。
不义则利不阜,不祥则福不降,不仁则民不至。
古之明王不失此三德者,故能光有天下,而和宁百姓,令闻不忘。
王其不可以弃之。
王不听。
十七年,王降狄师以伐郑。
王德狄人,将以其女为后。
富辰谏曰:"
不可。
夫婚姻,祸福之阶也。
由之利内则福,利外则取祸。
今王外利矣,其无乃阶祸乎?昔挚、畴之国也由大任,杞、缯由大姒,齐、许、申、吕由大姜,陈由大姬,是皆能内利亲亲者也。
昔鄢之亡也由仲任,密须由伯姞,郐由叔妘,聃由郑姬,息由陈妫,邓由楚曼,罗由季姬,卢由荆妫,是皆外利离亲者也。
"
王曰:"
利何如而内,何如而外?"
对曰:"
尊贵、明贤、庸勋、长老、爱亲、礼新、亲旧。
然则民莫不审固其心力以役上令,官不易方,而财不匮竭,求无不至,动无不济。
百姓兆民,夫人奉利而归诸上,是利之内也,若七德离判,民乃携贰,各以利退,上求不暨,是其外利也。
夫狄无列于王室,郑伯南也,王而卑之,是不尊贵也。
狄,豺狼之德也,郑未失周典,王而蔑之,是不明贤也。
平、桓、庄、惠皆受郑劳,王而弃之,是不庸勋也。
郑伯捷之齿长矣,王而弱之,是不长老也。
狄,隗姓也,郑出自宣王,王而虐之,是不爱亲也。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