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王句践即位三年而欲伐吴,范蠡建谏曰:"
夫国家之事,有持盈,有持倾,有节事。
"
王曰:"
为三者,奈何?"
对曰:"
持盈者与天,定倾者与人,节事者与地。
王不问,蠡不敢言。
天道盈而不溢,盛而不骄,劳而不矜其功。
夫圣人随时以行,是谓守时。
天时不作,弗为人客;人事不起,弗为之始。
今君王未盈而溢,未盛而骄,不劳而矜其功,天时不作而先为人客,人事不起而创为之始,此逆于天而不和于人。
王若行之,将妨于国家,靡王躬身。
"
王弗听。
范蠡进谏曰:"
夫勇者,逆德也;兵者,凶器也;争者,事之末也。
阴谋逆德,好用凶器,始于人者,人之所卒也;因佚之事,上帝之禁也,先行此者,不利。
"
王曰:"
无是贰言也,吾已断之矣!
"
果兴师而伐吴,战于五湖,不胜,栖于会稽。
王召范蠡而问焉,曰:"
吾不用子之言,以至于此,为之奈何?"
范蠡对曰:"
君王其忘之乎?持盈者与天,定倾者与人,节事者与地。
"
王曰:"
与人奈何?"
对曰:"
卑辞尊礼,望好女乐,尊之以名。
如此不已,又身与之市。
"
王曰:"
诺。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