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-《曾胡治兵语录》

前言(第2页)

1867年授大学士。

1868年调任直隶总督。

1870年7月在查办“天津教案”

时屈辱妥协,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。

9月复调回两江。

1872年3月,病死于两江督署,谥文正,终年61岁。

胡林翼(1812-1861),字贶生,号润芝,湖南益阳人。

1836年中进士,选翰林院庶吉士,旋授编修,充江南副考官,捐升知府。

1854年擢贵东道员,率勇赴湖北、湖南参加镇压太平军起义。

1855年1月,胡林翼带勇配合曾国藩湘军攻打江西九江、湖口。

不久调任湖北布政使,率部回援武昌,并署理湖北巡抚。

1856年12月,胡林翼以攻破武昌实投湖北巡抚,随即以湖北为基地,全力支援曾国藩的作战。

1857年,胡林翼与湖广总督官文派兵援安徽庐州(今合肥),次年又同官文派兵攻打安庆,进图庐州。

1859年初出驻黄州,整理军务。

次年败大平军于小池驿等地。

1861年1月移营大湖,旋因太平军陈玉成部入鄂,派兵回援武昌,并派兵助攻安庆。

6月太平军李秀成部攻入湖北,连下通山、兴国、大冶,武昌岌岌可危,胡林翼亲率所部回救。

9月30日,胡林翼在武昌呕血而死,谥文忠,终年49岁。

二1911年春,蔡锷由广西赴云南担任新军训练工作。

数年的军中生活,使他亲身体会到所谓的“新军”

,依然是风气败坏,纪纲废驰。

“基础已坏,欲挽回补救,决非一二人之力所能奏功”

面对这种现状,他感到只有号召“多数同心同德之君子,相与提挈维系,激荡挑拨”

,“大发志愿,以救国为目的,以死为归宿”

,才能“渡同胞于苦海,置国家于坦途”

正好云南新军第十九镇统制钟麟同委托他编写一份“精神讲话”

的教材,蔡锷认为湘军统帅曾国藩、胡林翼的治兵言论“多洞中窍要,深切时弊”

,于是便从他们的奏章、函牍和日记中,摘取了大量有价值的内容,分类凑辑,取名《曾胡治兵语录》,以此作为云南新军的“精神讲话”


(第2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