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兵之道,最忌势穷力弱四字。
力则指将士之精力言之,势则指大局大计,及粮饷之接续、人才之继否言之。
能战虽失算亦胜,不能战虽胜算亦败。
7.悬军深入而无后继,是用兵大忌。
8.危急之际,尤以全军保全士气为主。
孤军无助,粮饷不继,奔走疲惫,皆散乱必败之道。
(以上曾语)9.有不可战之将,无不可战之兵。
有可胜不可败之将,无必胜必不胜之兵。
10.古人行师,先审己之强弱,不问敌之强弱。
11.兵事决于临机,而地势审于平日,非寻常张皇幽渺可比。
12.军事有先一著而胜者,如险要之地,先发一军据之,此必胜之道也。
有最后一著而胜者,待敌有变,乃起而应之,此必胜之道也。
至于探报路径,则须先期妥实办理。
兵事之妙,古今以来,莫妙于拊其背、冲其腰、抄其尾,惟须审明地势、敌情。
13.先安排以待敌之求战,然后起而应之,乃必胜之道。
盖敌求战,而我以静制动,以逸待劳,以整御散,必胜之道也。
此意不可拘执,未必全无可采。
14.临阵之际,须以万人并力,有前有后,有防抄袭之兵,有按纳不动以应变之兵,乃是胜著。
如派某人守后,不应期而进,便是违令;应期而不进,便是怯战。
此则必须号令严明者也。
徇他人之意,以前为美,以后为非,必不妥矣。
15.夹击原是上策,但可密计而不可宣露,须并力而不宜单弱。
须谋定后战,相机而行,而不可或先或后。
16.不轻敌而慎思,不怯战而稳打。
17.兵分则力单,穷进则气散,大胜则变成大挫,非知兵者也,不可不慎。
敬则胜,整则胜,和则胜。
三胜之机,决于是矣。
18.我军出战,须层层布置,列阵纵横,以整攻散,以锐蹈瑕,以后劲而防抄袭。
临阵切戒散队,得胜尤忌贪财。
19.熟审地势、敌情,妥谋分击之举。
或伺敌之缺点,蹈瑕而入;或挈敌之重处,并力而前。
皆在相机斟酌。
惟临阵切忌散队,切戒贪财。
得胜之时,尤宜整饬队伍,多求痛杀。
军务只应以一处合围以致敌,其余尽作战兵、援兵、兜剿之兵。
(第2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