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,犹承也。
淅,渍米水也。
渍米将炊,而欲去之速,故以手承水取米而行,不及炊也。
举此一端,以见其久、速、仕、止,各当其可也。
或曰:"
孔子去鲁,不税冕而行,岂得为迟?"
杨氏曰:"
孔子欲去之意久矣,不欲苟去,故迟迟其行也。
膰肉不至,则得以微罪行矣,故不税冕而行,非速也。
"
孟子曰:"
伯夷,圣之清者也;伊尹,圣之任者也;柳下惠,圣之和者也;孔子,圣之时者也。
张子曰:"
无所杂者清之极,无所异者和之极。
勉而清,非圣人之清;勉而和,非圣人之和。
所谓圣者,不勉不思而至焉者也。
"
孔氏曰:"
任者,以天下为己责也。
"
愚谓孔子仕、止、久、速,各当其可,盖兼三子之所以圣者而时出之,非如三子之可以一德名也。
或疑伊尹出处,合乎孔子,而不得为圣之时,何也?程子曰:"
终是任底意思在。
"
孔子之谓集大成。
集大成也者,金声而玉振之也。
金声也者,始条理也;玉振之也者,终条理也。
始条理者,智之事也;终条理者,圣之事也。
此言孔子集三圣之事,而为一大圣之事;犹作乐者,集众音之小成,而为一大成也。
成者,乐之一终,书所谓"
箫韶九成"
是也。
金,钟属。
声,宣也,如声罪致讨之声。
玉,磬也。
振,收也,如振河海而不泄之振。
始,始之也。
终,终之也。
条理,犹言脉络,指众音而言也。
(第2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