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曰:
色即空兮自古,空兮即色皆然。
人能解脱色空禅,便是丹砂炮炼。
西子梨花褪粉,六郎落瓣秋莲。
算来都是恶姻缘,何事牵缠不断。
却说侯一娘出戏帘来接仙桃,见那扮王母的就是前在庙中扮西施的小官不觉神魂飘荡,浑身都瘫化了,勉强撑持将桃酒接进,送到老太太面前。
复又着赏封,送到帘外。
小旦接了去,彼此以目送情。
戏子叩头谢赏,才呈上戏单点戏。
老太太点了本《玉杵记》,乃裴航蓝桥遇仙的故事。
那小旦扮云英,飘飘丰致,真有神游八极之态,竟是仙女天姬,无复有人间气味。
那侯一娘坐在帘内,眼不转珠,就如痴迷了一样,坐不是站不是的难熬。
等戏做完,又找了两出,众女眷起身,王太太再三相留,复坐下,要杂单进来。
一娘拿着单子到老太太面前。
老太太道:“随他们中意的点几出罢。”
女眷们都互相推让不肯点。
一娘走了一转,复拿到老太太席前道:“众位太太奶奶都不肯点,还是老太太吩咐是个正理。”
老太太道:“何妨。”
只见背后走过一人来,将一娘肩上拍了一下,道:“劳了你一日,你也点一出。”
一娘转脸看时,乃是王公子的娘子,年方十八,为人和气蔼然,虽生长宦家,却一味谦虚,不肯做大。
就是侯一娘在此,他也以客礼相待,不肯怠慢。
他遂取过单子来,道:“老太太请奶奶点出顽耍。”
王奶奶笑道:“不要推我们,一家点一出。”
一娘要奉承奶奶欢喜,遂道:“小的告罪了,先点一出《玉簪上听琴》罢。”
他意中本是要写自己的心事燥燥脾,别人怎知他心事。
又有个杨小娘,是王尚书的小夫人,道:“大娘,我也点出《霞笺追赶》。”
大娘笑道:“你来了这二年,没人赶你呀!
我便点出《红梅上问状》,也是扬州的趣事。”
一娘遂送出单子来。
戏子一一做完,女客散了,谢酒上轿而去。
阶下响动鼓乐送客。
客去完了,一娘也来辞去。
王奶奶道:“更深了,城门关了,明日去罢。”
携着手同这老太太到后堂,还有不去的女客,同邀到卧房楼上吃茶不题。
正是:
艳舞娇歌乐未央,贵家风景不寻常。
任教玉漏催残月,始向纱橱卸晚妆。
却说小魏见了一娘,心中也自恋恋不舍,吃了酒饭,正随着众人出门,只见个小厮扯他一把道:“大爷在书房里请你哩!”
小魏遂别了同班,随着小厮到书房,见王公子同着个吴相公秉烛对坐,见云卿进来,迎着道:“今裴航蓝桥遇仙——蓝桥,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蓝溪之上。
裴航在蓝桥驿遇云英求得玉杵臼捣药,后结为夫妇。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