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一 几策一首-《嘉祐集》

卷一 几策一首(第2页)

苟不能先审观己之为阴与己之为阳,而以阴攻阴,以阳攻阳,则阴者固死于阴而阳者固死于阳,不可救也。

是以善养身者先审其阴阳,而善制天下者先审其强弱以为之谋。

昔者周有天下,诸侯太盛。

当其盛时,大者已有地五百里,而畿内反不过千里,其势为弱。

秦有天下,散为郡县,聚为京师,守令无大权柄,伸缩进退无不在我,其势为强。

然方其成、康在上,诸侯无大小莫不臣伏,弱之势未见于外。

及其后世失德,而诸侯禽奔兽遁,各固其国以相侵攘,而其上之人卒不悟,区区守姑息之道而望其能以制服强国,是谓以弱政济弱势,故周之天下卒毙于弱。

秦自孝公,其势固已骎骎焉日趋于强大,及其子孙已并天下,而亦不悟,专任法制以斩挞平民。

是谓以强政济强势,故秦之天下卒毙于强。

周拘于惠而不知权,秦勇于威而不知本,二者皆不审天下之势也。

吾宋制治,有县令,有郡守,有转运使,以大系小,系牵绳联,总合于上。

虽其地在万里外,方数千里,拥兵百万,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,三尺竖子驰传捧诏,召而归之京师,则解印趋走,惟恐不及。

如此之势,秦之所恃以强之势也。

势强矣,然天下之病,常病于弱。

噫!

有可强之势如秦而反陷于弱者,何也?习于惠而怯于威也,惠太甚而威不胜也。

夫其所以习于惠而惠太甚者,赏数而加于无功也;怯于威而威不胜者,刑弛而兵不振也。

由赏与刑与兵之不得其道,是以有弱之实著于外焉。

何谓弱之实?曰官吏旷惰,职废不举,而败官之罚不加严也;多赎数赦,不问有罪,而典刑之禁不能行也;冗兵骄狂,负力幸赏,而维持姑息之恩不敢节也;将帅覆军,匹马不返,而败军之责不加重也;羌人强盛,陵压中国,而邀金缯、增币帛之耻不为怒也。

若此类者,大弱之实也。

久而不治,则又将有大于此,而遂浸微浸消,释然而溃,以至于不可救止者乘之矣。

然愚以为弱在于政,不在于势,是谓以弱政败强势。

今夫一与舆薪之火,众人之所惮而不敢犯者也,举而投之河,则何热之能为?是以负强秦之势,而溺于弱周之弊,而天下不知其强焉者以此也。

虽然,政之弱,非若势弱之难治也。

借如弱周之势,必变易其诸侯,而后强可能也。

天下之诸侯固未易变易,此又非一日之故也。

若夫弱政,则用威而已矣,可以朝改而夕定也。

夫齐,古之强国也,而威王又齐之贤王也。


(第2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