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今高丞相辞世,公子高澄比乃尊德政何如?"
侯景摇头道:"
大哥不要提起高澄那厮,说起来令人切齿。
他那已往的奸淫恶迹,大哥尽知,自从高丞相捐馆之后,无人拘束,纵意妄行,把父亲向日赶逐去的无赖棍徒,依旧招集部下,放僻邪侈,无所不为。
有一个奸险膳奴,姓兰名京,原是衡州刺史兰起之子,高澄待为心腹,生杀于夺之权,皆出其手。
其弟高洋,屡屡劝谏不听。
目今招军买马,积草屯粮,其意要篡魏以图大业,只畏小弟一人,不敢轻发。
况兼宰辅、台谏,各为身谋,朝廷大事,悉委高澄。
见弟掌兵,心怀妒忌,暗暗劝主上削去小弟兵权。
小弟谅来终须有祸,故此暗用贿赂,谋差出外,镇守河南,离却此人,以图后举。
高澄这厮,度量浅狭,我虽出镇外延,料他不久必然生情害我。
小弟渴欲请教,不知大哥踪迹何在。
今日偶尔相逢,实乃天赐其便。
今者梁武帝朝政何如?臣宰才能比东魏何如?"
林澹然道:"
梁、魏之政,兄弟也。
当时武帝初登大宝,励精图治,恩威兼著。
朝中文武,各展其材,甚有可观。
自天监已来,皈依释教,长斋断荤,布衣蔬食,刑法太宽。
文臣武将,俱从佛教。
小人日亲,君子日远,四方变故渐生,据险为乱者,难以屈指。
况兼岁歉国虚,民不聊生,梁国不日为他人所有矣。
"
侯景听了,拍手大笑不止。
林澹然心里暗想:"
梁朝无道,此人鼓掌而笑,决非好意。
"
就问道:"
足下闻武帝政乱而喜何也?"
侯景四顾无人,低言道:"
小弟有一桩大事,存心久矣,因无机会,不敢妄行。
今闻大哥谈及梁主酷信佛教,变乱日生,谅此事只在反掌间,故不觉喜形于色。
弟之出镇河南,本欲据地叛东魏以归梁国,只虑武帝拒而不纳,故一向犹豫。
今闻梁主可以蒙蔽,正合我进身之机会。
我魏主宠用高澄,不日必有内祸。
小弟别兄而去,即差使献土降梁,以图大事。
事成之后,发兵灭魏,剿除高澄,然后迎请大哥同享富贵,岂不美哉!
"
林澹然道:"
(第3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