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天幕降临-《盘点各朝历史八卦赵簌簌》

第1章 天幕降临(第2页)

李治拿起一份奏疏:“媚娘,你看此人如何?”

武媚娘从容接过,此时还没有后宫干政的说法,先帝也时常询问文德皇后有关政事的意见。

李治与武媚娘不仅是君臣、夫妻,同样也是志同道合的伙伴。

武媚娘看完,说道:“此人胸有丘壑,或许可以重用。”

李治微微一笑,转而问起周王李显:“我听侍奉的人说,显儿闹腾地得很。”

武媚娘一笑:“小孩子么,爱哭爱闹的,贤儿从前也不安生,倒是弘儿打小内敛。”

夫妻相视而笑。

开元十三年,大唐国力强盛,宰相张说上书,认为天子威加海内,恳请皇帝封禅泰山。

李隆基有些犹豫,封禅并不是容易的事情,应该多加慎重,虽然没有立刻答应,但也没有直接拒绝。

宋璟认为泰山封禅劳民伤财,圣上应该爱惜民力,没想到李隆基拒绝了他的建议。

张说见有利可图,极力鼓动此事,李隆基这才“勉为其难”

地接受了。

天清气朗、云淡风轻,李隆基携文武百官与皇亲国戚抵达泰山举行封禅大典,又特意接见各国首领。

最后,封泰山神为天齐王。

李隆基站在山顶,俯瞰群山,虚荣心几乎被填满。

如此强盛的大唐,都是朕治理有功的结果,朕简直是太宗皇帝在世!

洪武十年,东宫次妃吕氏生下太子朱标的第二个儿子,取名允炆。

这一年,朱标二十二岁。

朱元璋认为儿子已经成人,有意锻炼他的能力,以备将来继承帝位、治理国政,命群臣一切政事皆启皇太子处分,然后奏闻。

群臣并不意外。

皇帝与太子是什么关系,百官心中有数,寻常皇帝防备太子,但在朱元璋不会。

朱标那是谁,那是他老朱的大宝贝儿啊!

他们之间的父子情,岂是那薄情寡义的汉唐皇室可比的。

汉武帝:你礼貌吗?

李世民:你清高,你了不起!

一日杀三子的李隆基微笑不语。

拉踩完前朝皇帝,朱元璋看着儿子成熟地面容,心中感慨:“不要辜负你爹我的期望啊!”

朱标郑重答应。

只有处在这个位置,才会知道他身上的担子有多重。

建文四年,江防都督陈瑄投降燕军,燕师渡江,剑指南京城。

谷王朱穗与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燕军入城,南京陷落。

四年靖难,朱棣终于以胜利者的姿态入主南京。

不巧的是,建文帝在宫中放了一场大火,除去皇后马氏的尸体,朱允炆本人不知所踪。

这不由得让燕军取得的胜利产生了一些阴霾,但没有关系,皇位是属于胜利者的,历史也是。


(第2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