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侯夫人董氏其实一直不太看好赵佑楠。
倒不是觉得他不够好、不够出色,她只是觉得,他不是女儿的良配。
她闺女蔓娘从小就体弱多病,从小吃药和吃饭一样多。
像女儿这样的人,就该嫁一个性情极好且又极为疼爱她的郎君才对。
很显然,云侯夫人并不觉得赵家这二郎是这种脾气好且愿意事事顺着她女儿、哄着她女儿的人。
相反,他脾气暴躁杀伐狠厉,且还手上沾了那么多血。
像他这种将门之子,夺人性命连眼都不眨一下的人,肯定是会折了女儿寿数的。
所以,云侯夫人这段时间也坚持在和云家人作抗争。
她不想把女儿嫁到赵家来,她已经看好了自己娘家的侄儿。
且她的蔓儿和娘家侄儿是从小一起青梅竹马长大的,那侄儿性情温顺有礼,且书念得也很不错,日后也不怕搏不上个前程。
最重要的,是他对蔓儿极好。
因云侯夫人并不满意和赵家的这门婚约,所以,几次云家登门来提定亲的事儿,云侯夫人都托病不肯来。
所以,回回都是云老太君过来和赵家老太君谈。
毕竟之前有口头上的约定在,且两家又交换有信物。
所以,即便赵老太君也有要退亲的意思,多少也是会把话说得委婉一些的。
而之前,赵佑楠直接从未和云老太君正面谈过。
这次之所以直接自己正面和云老太君谈,也是因为他心里已经做好了决定。
和云家的这门亲事,他不打算要。
云老太君怎么说也是一个长辈,被一个小辈怼着脸这样问,自然十分难堪。
赵老太君也觉得孙儿话说得有些过了,于是忙斥责他。
“不许胡说!”
赵佑楠这才退了一步,恭恭敬敬朝云老太君抱手说:“方才是晚辈无礼,晚辈向您老人家致歉。”
但他态度却依旧是强硬的,丝毫不会因此而改变,“但我话也摆在了这里,这个亲,我是不会结的。
您老人家若是真心疼云大姑娘,就不该明知我的态度却仍旧坚持要把孙女往火坑推。”
“你!”
云老太君被这番话气得脸色酱紫,踉跄着后退了好几步。
但她也不和赵佑楠说,只问赵老太君:“你们家、你们家这是飞黄腾达了,就瞧不上我们家和我们家老侯爷了吗?这二位老侯爷不过才去数年,尸骨可还未寒呢,你们竟就敢……”
赵老太君瞥了眼孙子,示意他先别这么急。
之后,她才笑着和云老太君道:“您老人家先消消气,别和这畜生一般见识。
他是这几年外头养出来的坏脾气,和谁说话都这样,倒不是冲您。”
又说:“只是……只是他的这番话,语气虽不好,但细细思来也并不无道理。
二位老侯爷也是开明之人,若是知道如今这俩孩子对彼此并无男女之意,指定也会尊重他们自己的想法的。
日子嘛,自然是该好好过的。
两个孩子往后还都有几十年要过呢,不至于让他们从一开始就闹心吧?”
云老太君却不认:“明明是你们家想毁亲,关我们家姑娘什么事?”
赵老太君却不急不躁,笑着慢慢回:“可据我所知,这云侯夫人不是已经看中了董家那位小郎君吗?那董家小哥我也见过,的确是温文尔雅彬彬有礼,是个极好的孩子。
董家虽然没有爵位傍身,但好歹也是书香大家,和你们家做姻亲,不至于埋没了你们家吧?”
董家是书香世家,自是大族。
不然的话,当年云老太君也不能为自己儿子求娶董家女做冢妇。
只是,董家和赵家比起来……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