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里欠了一屁股债,生活日渐困顿,没办法,两口子只好把吕老太太请来照顾孩子,程春兰好抽空继续摆摊。
两岁多的吕多多便扔给了乡下的爷爷照看。
要说吕建民为什么不把吕多多顺便也接回来呢,他觉得两岁多的孩子也需要人照顾,老太太如果把吕多多带回来了,就要照顾三个孩子,自己的宝贝儿子就受不到最好的照顾了,所以就把吕多多留在了乡下。
吕多多小时候对自己家都没什么印象,以为爷爷奶奶家就是自己家,偶尔她爷上街,带着她回家去看看,她都不习惯,催着爷爷赶紧带她回家去。
为此,也没少被父母奚落,被姐姐们嘲笑。
吕多多长到六岁,一直都没有名字,她爸妈管她叫多妹子,大家就都叫她多妹子。
六岁这年,爷爷患了重病,老人家中风了。
一天早上,爷爷起来上厕所,发现站不稳,赶紧叫多多来扶,吕多多飞快从c黄上跳下来,把爷爷扶到c黄上,又赤着脚去隔壁邻居家叫人帮忙,邻居帮忙叫来了赤脚医生。
爷爷已经说不清话了,大家手忙脚乱将他送到医院,诊断出来是高血压引起的脑血栓,中度中风,出院之后,行动变得非常不便利,奶奶撇下孙子孙女,回家照顾老伴去了。
程春兰只好把双胞胎送去托儿所。
大家才想起来吕多多也该上学了,奶奶把她送回家来,大家又想起来她还没上户口呢,大名都没有。
吕建民自己懒得管,没户口就没户口,上不上学有什么关系,一个多出来的丫头!
她妈便托了自己在民政局上班的大哥帮吕多多上户口,吕多多她大舅就问:“三丫头要起个什么名字?”吕建民不耐烦地答:“取什么名字,就叫吕多妹!”大舅到底还是有点文化的,觉得这名字太过草率,便给登记了个吕多多的名字。
虽然意思差不多,但是好歹比多妹要强多了。
为此,吕多多懂事后非常感谢她大舅。
吕多多在乡下跟着爷爷奶奶的时候,老人家没钱,又不怎么舍得,吃的没什么营养,加之她又特别好动,跟个男孩子似的爬上爬下,长得又黑又瘦。
完全没有她大姐吕程程和二姐吕玲玲白皙水灵,她妈说她是个非洲难民,于是全家人包括两岁多的弟弟吕金龙都管她叫“非洲难民”。
吕多多回来之后特别能吃。
因为程春兰卖水果,家里总有无数被磕碰坏或者没来得及卖出去开始烂掉的水果,姐姐弟弟妹妹们都吃到不爱吃,专拣好的吃。
吕多多对这些毫不嫌弃,有什么吃什么,她跟着爷爷奶奶长大,学会了老人的俭约,特别惜物,烂水果有什么要紧,把烂掉的部分挖掉就能吃了。
结果就这些破梨烂蕉的,渐渐把吕多多养成了个小胖子,她跟气球似的一点点被吹起来。
吕建民瞧不上这个又黑又丑的丫头,哪里像他的女儿,他家女儿儿子哪个不是漂漂亮亮的,出去了让人艳羡的?唯独这个,走在一起,别人都说是捡的。
于是吕建民一看见吕多多,就叹气摇头:长得这么丑,将来怎么嫁得出去呢。
就连吕金龙也学着他爸的样子摇头:长得这么胖,你将来要怎么办哟!
每到这个时候,吕多多就有些无助地看着妈妈程春兰。
程春兰正在收拾水果箱子,将坏掉的和磕伤的都拣出来,放在一边,让自己家人解决掉。
通常,这样的果子,吕金龙是不吃的,他要吃最大最好的,吕程程和吕玲玲会在这堆果子里把磕伤最轻的拣出去,洗洗吃了,剩下的磕伤较严重或者坏掉的果子,就都是吕多多的了。
程春兰说:“你们不吃都扔了?全都是钱买回来的,别人家想吃也吃不到。
这么好的香蕉苹果,我们小的时候,别说好的,就是烂的也没有见过啊,到处去挖茅草根解馋,这总比茅草根强多了吧……”一边絮絮叨叨念她小时候的苦难经,这些经吕多多从小听到大,姐姐弟弟都当耳旁风。
吕多多默默把妈妈清出来的果子拿过来,先将烂得最厉害的挑出来,用刀子细心地坏掉的部分切掉,然后将皮削掉,切成一块一块,放在碗里慢慢吃。
对了,还有一个小家伙也会跟着她一起消耗,那就是家里的老五——吕银凤。
(第2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