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很久很久以前,有个很快乐的小女孩,她每天都无忧无虑的过着每一天。
上小学时,爸爸总会在她口袋里放一些零花钱,让她想吃什么就买。
尽管家境并不是很富裕,但是她很快乐。
小时候的她很馋,自然也就很胖,每次她看到小摊上的烤肉串和果冰糖葫芦就馋得口水直流,香喷喷的肉串被烤得冒油,发出“滋滋”
的声响。
然后在摊主熟练的动作下,红色渐渐褪去,被烤得焦黄,并带着些许焦糊味。
最后在上面撒了一种很漂亮的东西,她神奇的发现,撒上那种东西之后,她竟然闻不到焦糊味了。
长大以后,她才知道,那个很漂亮的东西叫“孜然。”
是一种调料。
那时候她的零花钱并不能够让她同时尝到这两种东西,于是她很纠结,每次看着卖糖葫芦的小贩从身边走过,她还是下不定决心,两个羊角辫都不朝天了。
就像刚开始她会纠结地站在摊子面前,苦着小脸看看烤肉,看看糖葫芦,不知道先买哪一个好。
那时候的她还能穿上漂亮的小碎花裙,那时候的摊主也会很和蔼的说“小妹妹你要吃什么口味的,糖葫芦酸酸甜甜可好吃了。”
再之后,就算她眼巴巴的看着,他也不会再问她了。
一次数学课上,老师说,如果你想要同时拥有两样东西,却又同时无法都拥有时,那你就选择其一,直到厌烦为止。
当时的她并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,也不知道为什么数学老师说的话比语文老师还让人听不懂。
但是她听到了她想要的答案,吃到不喜欢为止。
下午放学,她跑到烤肉串的小摊上,指着那个撒满了漂亮东西的肉串,脆生生的要了五串。
这是她这几天在纠结中无意存下来的钱,可也只够买五串。
阳光下,她吃得满口流油。
到后来,她一直吃了很久,吃成了一个小胖子,也忘记了糖葫芦也曾是她想要的。
所以,她并不懂一个成年人话里的意思。
直到上初中,一篇关于鱼和熊掌的文章让她重新想起这段记忆。
鱼,我所欲也;熊掌,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
烤肉是她想要的,糖葫芦也是她想要的,既然不用同时拥有,那她何不一三五吃烤肉,二四六吃糖葫芦,剩下的一天用来穿漂亮的裙子呢?
她本没那么条条框框,这不是单选题,没有对错之分,只有先后之别,烤肉和糖葫芦她也都想要。
只是,奈何年纪太少,她终究没有意识到,害得她这么久都没尝到糖葫芦,还让自己胖了这么多,更是在穿不了漂亮的小裙子之后,她才觉得自己真是蠢透了。
后来,后来发生了什么呢?
……
在学校主体教学楼的两边其实各自还有一栋楼,因为主体相连,所以从楼道过去沿着楼梯往上就可以看到天台,只是平时都是上了锁的,禁止学生上来。
从这里一眼望去,整个学校都尽收眼底,比如,从门口到教学楼的两条笔直的路,左边是宿舍楼,右边是一座矮山,上面的树是各个班级自己种的。
“你怎么会有这里的钥匙?”
又是黄昏笼罩之际,黑暗还没来得及完全入侵,所以远处的太阳还发着余热。
天台上,陈盼正跟糖葫芦较劲,两只手各拿着一串,嘴巴鼓鼓的。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